茄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对其青枯病发病特性的影响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mis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福州福清、莆田东洋镇、泉州晋江采集的田间健康及发生青枯病的茄子植株进行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从中分离到以Bacillus spp.为主要类群的19类内生细菌。茄子内生细菌的种群及数量随植株不同部位、不同地区及不同发病程度有所变化。采集于福州福清的健康茄子植株根部的内生细菌种类多,可达9种,叶部最少,仅有4种;在内生细菌数量方面,茎部最多,可达3.89×10~5cfu/g,叶部只有4.19×10~4cfu/g。健康植株的内生细菌种类明显多于发生青枯病的植株。不同地区的内生细菌种类也明显不同。通过因素轮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内生细菌与青枯雷尔氏菌共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g,酵母膏5g,蛋白胨10g。将分离到的内生优势细菌943、946、964与青枯雷尔氏菌1305进行共培养时,发现943与1305共培养时,青枯雷尔氏菌1305几乎不生长,943对1305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而946、964与1305共培养时,两者生长菌量均较单独培养时减少,因此946、964可以与1305共生,但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表现为竞争关系。通过对菌株ITS序列的测定,表明所挑选的菌株均为青枯雷尔氏菌,与青枯雷尔氏菌标准菌株GMI1000的ITS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经优势内生细菌处理后的青枯雷尔氏菌生理及致病性测定后,当λ=0.57时,紫外吸收、当λ=5.6时脂肪酸类型都可分成三大类,当λ=0.98时BOX-PCR多态性经聚类分析菌株可分成四类。但从本质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强致病力菌株,另一类为弱致病力菌株。经组培苗和盆栽苗的致病性测定,组培苗不论致病力强弱均发病,盆栽苗仅强致病力的菌株发病死亡。
其他文献
转座子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真核生物基因组中,转座子的插入能够影响宿主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是基因组进化的重要动力。水平转移是指遗传物质在具有生殖隔离的物种间的横向
本文分析了N.Strampelli和感病品种铭贤169、中国春的杂交后代群体抗条锈性遗传规律,并对抗条锈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和SSR分子标记;研究了高温抗条锈小麦品种兰天1号高温抗病基因遗传规律;分析了抗病种质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3抗条锈性的遗传规律。结果如下:1.对小麦品种N.Strampelli的抗条锈遗传研究:(1)采用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兵团第
采用傅里叶远红外光谱仪(FTIR),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多种饱和直链有机小分子的太赫兹光谱。测试结果显示,有机官能团的差异导致有机物的太赫兹光谱特征显著不同。其中,有机物的晶格
坭兴陶作为钦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与其特有的海洋文化,壮乡文化的历史韵味在八桂大地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在钦州千年的工艺陶品牌继承的基础上,根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