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由于长期以来实施工业化优先的发展战略,大肆从农业提取积累资金,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负保护状况,导致工农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更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此形势下,如何按照WTO规则要求,调整我国农业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实行农业保护政策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农业保护政策。因此,本文拟通过研究比较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按照这一思路,本文首先界定了农业保护政策的涵义,对其具体措施进行了归纳,阐释了其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其经济影响。然后,分别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全方位的考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一般规律和经验教训。最后,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和贸易政策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政策选择。 首先,解释了经济周期的概念及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
2015年被称为国家创新年,万众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知识技术的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企业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所以企业知识创新一直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经济学界对
当前,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依然保持着较严格的管制,例如短期资本流动管制、利率管制、汇率管制等。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一种管制是,中国政府控制着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和国外证券市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为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变得愈加迫切。然而,长期以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始终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经波折,先后经历了5次大的整顿。2001年《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陆续颁布实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