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区的传承与延续——以芜湖市吉和街区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和街区是芜湖重要的传统街区,以其独特的中西方文化并存闻名遐迩,同时其也是芜湖历史的见证者,它的空间格局以及人文环境都是“老芜湖”特色的缩影。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兴起,其独特性、传统性也都在经济浪潮中受到冲击而逐渐消逝,全国其他类似地区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处境。由此带出问题:传统街区的更新发展会不会带来特色的消失以及传统街区在现代社会的转型当中面临怎么样的处境,又该如何面对?这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城市发展得越快,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就越是刻不容缓。  本文主要以时间为线索,采用从整体到个别再到整体的思维模式进行阐述,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以及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吉和街区百余年的演变历程。过程中还针对吉和街区的演变影响做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据此总结出传统街区的发展演变特点、模式以及演变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传统街区的更新演变绝不仅仅是对其原有的破旧建筑进行保护、修复与整治,也不是将存在问题的建筑拆旧修新,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传统街区在现代化的发展节奏下真正的得以立足并且可以有效的与整个城市互动,还应该注重保持和恢复城市传统特色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理论与实践方法,从而使传统街区真正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与功能结构上全面复兴。
其他文献
本论文隶属于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本文从人文地理学分析为切入点,实地踏勘为佐证,系统梳理豫北山地民居的区系、分布特点、类型及营造特征。本文以乡土建筑学和人文地
近年来,现代木结构对于我国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了,它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中。现代木结构,既符合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响应,又满足我国推行的绿色建筑的要求,它陆陆续续地出
20世纪90年城市国有土地实行有偿出让制度以来,将土地开发与城市建设推向了市场经济,使得城市经济与开发有突飞猛进之势。而这把双刃剑,同样使城市为追求GDP增长导致城市粗放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策略正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过去“按系设馆”、“各系为政”的分散的布局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形式
当前我国存在着一部分尺度较大的街区,它们带来了城市道路运行效率低、街区活力弱等城市问题。因此,发展具有优化城市结构、提高交通效率、增强城市活力作用的小街区、密路网模
学位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和丰富城市景观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城市开放空间的合理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城市发展
城市双年展是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艺术展览,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双年展规划能够引导其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效益,但当前有关双年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废弃地,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题。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理念的引入和生态恢复技术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