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酰化氨基酸和磷酰化蛋白的荧光探针法初探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ckil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中特定位点氨基酸的磷酰化和去磷酰化在生物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常,蛋白质磷酰化和去磷酰化过程类似于一个分子开关,调节着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发育和分化,神经活动,信号转导,肌肉收缩,新陈代谢,肿瘤发生等。真核生物细胞蛋白质中最常见的磷酰化类型是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磷酸酯化,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在氨基酸的存在下检测磷酰化氨基酸对于了解很多蛋白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将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运用于研究磷酰化氨基酸和磷酰化蛋白。 第一章综述了磷酰化氨基酸和磷酰化蛋白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磷酰化氨基酸和磷酰化蛋白的检测、识别、定量研究等。同时对稀土络合物荧光探针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在相关研究进展和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设想。 第二章在本实验室前期运用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研究含磷酸基团的核苷酸、聚核苷酸、核酸、卵磷脂、辅酶、结合蛋白酶等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将该探针用于研究磷酰化氨基酸的可能性,并初步探讨了相关含磷酸基团化合物与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的作用机理,同时初步尝试将该探针技术运用于指示磷酰化氨基酸水解和去磷酰化过程的可能性. 第三章在第二章的研究基础上利用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监测了磷酰化丝氨酸(P-Ser)、磷酰化苏氨酸(P-Thr)和磷酰化酪氨酸(P-Tyr)在一定条件下的完全水解,并根据磷酰化氨基酸水解产生的无机磷酸盐猝灭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的荧光这一现象,建立了三种磷酰化氨基酸的高灵敏分析测定方法.测定磷酰化丝氨酸、磷酰化苏氨酸和磷酰化酪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10-8~5.0×10-7mol/L,5.0×10-8~6.0x10-7mol/L.和5.0×10-5~6.0×l0-7mol/L,检测限分别为:2.1×10-8mol/L,1.1×10-8mol/L和1.7×10-9mol/L。最后尝试用酶促反应水解磷酰化酪氨酸并利用Tb3+-TR络合物荧光探针进行测定,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0×10-8~8.0×10-7mol/L,检测限为3.8×10-8 mol/L。 第四章在前一章测定磷酰化氨基酸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磷酰化蛋白中磷酰基含量的测定研究。选取卵黄高磷蛋白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磷酰基含量的测定研究。得卵黄高磷蛋白中的含磷量为8.94%(w/w),而卵黄高磷蛋白的标识磷含量为8~10%(w/w),结果一致。并进一步计算得出其123个丝氨酸残基中有98个为磷酰化丝氨酸,该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磷酰化蛋白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数据。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被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是语言学习的进阶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到文言文的内容,而且对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这种认知虽然正确,但不够全面,语文学习一方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了解我国文化、体会文学艺术的美感的过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学审美教育,对学生感受国家文化特征、形成民族心理极为重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审美教育现状  
光聚合反应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并利用。近年来,光聚合反应又被广泛应用于油墨、印刷制版、木器及塑料表面涂装等方面。光引发剂是光聚合体系的必需成分,它能有效地吸收紫外光中的
学位
药品的畸形售价,很大一部分缘于流通环节的混乱。长期关注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分析认为,我国药品流通企业多、散、小,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流通环节层层加价和流通秩序混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吃药品回扣等现象。  互联网给药品流通不仅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而且能让居民更方便、快捷的购药。医药市场规模巨大,医药电商近几年来迅猛发展,被称
当今,结核病(TB)依然侵害人们健康。因为多药耐药(MDR)与普遍抗药性(XDR)结核杆菌的产生,使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越来越难以治愈的现象。分枝杆菌持续感染和耐药分枝杆菌的产生和扩散,是当今结核病研究应对的两大困难,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异柠檬酸裂解酶(isocitrate lyase, ICL)是分枝杆菌利用乙醛酸循环途径中得到能量的一个重要限速酶,对结核杆菌维持其持留状态起决定性作用
本论文致力于低温同步荧光光谱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通过斯波斯基(Shpolskii)低温效应与非线性可变角同步荧光或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的联用,研究并提出了简便有效的物质同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作为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其具有分离性能好、进样量少、灵敏度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化学、医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重要分析手段。近年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