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进程发展到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智力性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高等物理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推进高等物理教育创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对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地受到这场思潮的冲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一定哲学思想激励下的价值追求、价值实现活动。可以说,没有价值观导向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任何从事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自觉地明晰和端正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努力转变成为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教育工作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核心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是在接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内核后而发展起来的。尽管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与后现代哲学思想一样纷繁复杂、众说纷纭,但它其中也蕴涵着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因素。并且后现代课程理论仍在继续发展,仍在被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着,仍在“发展着自我的感觉”。目前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仍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目前我国物理教育理论研究重经验描述、缺乏指导物理学科教学实践的事实依然存在,因此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有指导性的课程理论。高等物理教育改革涉及的面很广,但高等物理教育改革始终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高等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教师的素质高低,人是一切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探索一条与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物理教师的自主生长之路也是题中之意。后现代课程理论在课程、教学、教师等诸 一 多方面有理论创新。因此,有必要结合物理本学科的具体情况,发掘后现代课 程理论中积极和建设性的因素以便为我们高等物理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和 服务。 本文在分析、整理、归纳后现代哲学思想、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和后现代主 义教学观的基础上,吸取其中积极和建设性的因素,并指出其对我国目前高等 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益启示。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后现代哲学思想 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后现代课程理论和后现代教学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 三部分结合当前我国高等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出后现代课程理念可以给我 们哪些有益启示,最后第四部分对高等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前景和方向作了 简要分析和预测。 本论文对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的梳理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们物 理学科教育者了解课程理论发展的动态,可以拓宽我们物理学科教育者课程理 论视野;同时本论文吸取后现代课程理念的积极和建设性的成分,在结合高等 物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想法,对我国高等物理课程与教 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