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板保温系统粘结砂浆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外墙外保温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该系统在应用中出现了很多缺陷,保温层与基层墙体之间粘结不牢固导致空鼓、脱落等一系列质量问题频出,这主要是粘结砂浆的粘结强度低和柔韧性差的缘故。因此必须对聚苯板保温系统粘结砂浆的性能进行优化配制,制备出性能更高的粘结砂浆。文中选用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四种可再分散胶粉掺入粘结砂浆中,采用低掺量配合比配制粘结砂浆,分析了在较低的可再分散胶粉掺量下粘结砂浆的粘结强度和柔韧性的影响,通过测试砂浆拌合物的流动度以及硬化砂浆的28d折压比、28d拉伸粘结强度等性能指标得出每种可再分散胶粉的最优掺量。同时,在上述试验基础上,使每种胶粉在其最优掺量下制得的粘结砂浆与普通砂浆的粘结强度作对比研究选择最佳胶粉品种及掺量,试验结果表明台湾大连胶粉仅在2.3%较低掺量下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其他三种胶粉。在聚苯板系统中粘结砂浆需要有一定的抗下垂性能和可操作时间,鉴于纤维素醚的增稠和缓凝作用,为此本文选用市场上常用的粘度分别为10万和15万的两种纤维素醚,将其与胶粉复掺到砂浆中,通过试验研究粘结砂浆的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粘度为15万的纤维素醚在仅为2.00‰的低掺量下与台湾大连胶粉复掺后粘结砂浆的各项性能更优。粘结砂浆中水泥用量太大而可再分散胶粉掺量较低导致粘结砂浆韧性较低,文中掺入无机掺合料部分取代水泥后研究粘结砂浆性能的影响。从废物利用环境保护以及成本经济的角度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无机掺合料的最优掺量,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掺入30%粉煤灰和10%矿粉来取代水泥后粘结砂浆的各项性能最优。聚苯板保温系统粘结砂浆所用的细集料通常是单一目数的石英砂,文中对砂浆的骨料进行了优化级配,选取级配较好的两种目数石英砂复掺对粘结砂浆的性能作了进一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0-70目和70-120目的质量比为2:3时粘结砂浆的各项性能最优。由于粘结砂浆中水泥水化需要水分形成强度与聚合物需要干燥条件成膜使得养护方式不一致,文中对不同养护方式下粘结砂浆的粘结性能作了对比性研究,试验结果得出先标准养护7d再自然养护21d最有利于发展粘结砂浆拉伸粘结强度,标准养护和先自然养护14d再标准养护14d这两种养护方式效果基本一样属于稍差,最不适宜的养护方式是自然养护。通过优化的配合比制备粘结砂浆试件并在最佳养护方式下养护,与传统普通砂浆进行对比研究优化粘结砂浆的拌合物性能、硬化砂浆的粘结性以及抗冻性等性能,研究结果得出:优化粘结砂浆的各项性能相比于普通粘结砂浆均有极大改善。最后本文对传统普通砂浆和优化粘结砂浆分别采用SEM扫描电镜来进行微观分析及改性机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粘结砂浆相比,优化粘结砂浆内部水泥石结构形态、水泥水化产物以及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粘结均发生了改变,优化粘结砂浆的工作性能得到了大幅度地改善。
其他文献
痛经在妇女中的发病率高达30%-50%左右,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且病情顽固、易反复,治疗不易,原发性痛经甚至会引起子宫异位症等严重的不
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生成源于对教学文化、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文化觉醒的"知、能、情"三位一体素养结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态度、知识
目的:五脏藏神是中医学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本研究从基础理论分析、临床文献研究、动物实验的角度对脾胃与神志的关系进行探讨,揭示脾胃与五脏整体的关系以及脾胃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低等真菌的玻片制作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多数低等真菌的菌丝较粗,而且菌丝又没有隔膜,菌体较为脆弱,在制片过程中很容易被压破,造成菌体的原生
<正>课程背景在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都不能置身事外,都必须转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裹挟跨界与颠覆之势,正在悄然改变各行各业的商业秩序,传统营销的"势"没有了,产品越
循证医学的概念最早于1992年由加拿大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提出,并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对患者的治疗措施。”是系统地查找、评
<正>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工作 1.多渠道收集信息 看报纸寄履历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找工作要求的是速度快、定位准、门路广。有些公司的职位空缺,并不一定会对外发布消息,不
引例:给出下列两个命题的否定:(1)若x>2,则x>3;(2)若a>b,则2 2a>b.该例常见错解为:(1)若x>2,则x≤3;(2)若a>b,则2 2a≤b.错误的原因在于将结论——命题“若p则q”的否定为“
随着我国积极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计划,近年来与名医治验相关的研究百花齐放,让后学者眼花撩乱,无所适从。北京是我国首都,亦是中医学术交流与争鸣的重要城市、孕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