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现象临床分析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发生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心血管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收住入院患者中,选取冠心病患者且入院期间在医院行PCI术患者108例,患者PCI术前常规负荷服用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PCI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PCI术后三天晨起空腹采血,进行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分析仪检测,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结果血小板聚集抑制率<30%为氯吡格雷抵抗。将研究对象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检验及化验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38.8%(42例)。两组患者在吸烟史、糖尿病史、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无吸烟史(p=0.002,OR=4.707,95%CI=1.796-12.316)、糖尿病史(p=0.010, OR=3.625,95%CI=1.363-9.641)、血小板数目偏高(p=0.004,OR=0.990,95%CI=0.983-0.997)。结论: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约38.8%的人存在氯毗格雷抵抗现象。糖尿病史、无吸烟史、血小板数目偏高可能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发生血小板反应性低,有较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职教特色不鲜明;教材呈现形式单一,配套资源开发不足;教材建设管理制度、服务体系不健全;中高职教材脱节、断层和重复等,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等问题。  教育部指出,要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建立
在国内外关于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证实社会临场感和连通感是影响网络人际关系的两个主要侧面,并提出连通感的影响作用要强于社会临场感的影响作用
现如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和评价研究核心之一。在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典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