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大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及血清hsp72的影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由于过度训练的形成机制尚未明确,对过度训练的监控也成为难题,目前多采用的睾酮、皮质醇、血尿素氮等指标在应用时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地反应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难以对过度训练的产生进行预防。本组前期的动物研究已经证明,过度训练过程中,骨骼肌hsp72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动物过度训练的外周保护机制,并且骨骼肌hsp72的异常表达在时间上早于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提示骨骼肌hsp72可能作为过度训练的一项监测指标[1]。但骨骼肌hsp72的表达并不具有特异性,多种应激均可以对该蛋白的合成产生影响,同时由于蛋白的检测具有创伤性,实践意义较小。近年来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2(extracellular heat shoock protein,ehsp72)蛋白的发现逐渐成为运动医学界的热点,研究发现该指标是一种危险信号分子[2],能够在病理状态的早期检测出该指标的异常[3,4],而且该指标获取方便,创伤小,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本实验利用目前比较经典的力竭游泳模型以及11周大鼠跑台过度训练模型,监测大鼠血清与骨骼肌hsp72的表达,进一步探讨hsp72作为监控过度训练的一项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两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共28只,分为游泳组(S,n=16)与跑台组(T,n=12)。S组分为对照组(SC,n=6)和过度训练组(SO,n=10),S组大鼠均进行无休息的力竭性游泳训练,每5天算一个周期,SC组大鼠在力竭的第10天即第二个运动周期结束后取材,SO组大连续进行9个周期的力竭性游泳运动共计45天; T组大鼠分为对运动照组(TC,n=6)、过度训练组(TO, n=6)。TC组以15m/min的速度每天运动15min,TO组的运动方案参考Rodrigo Hohl[5]的大鼠11周跑台过度训练模型略有改动。T组大鼠每周训练5天,休息1天。采用Elisa方法对实验大鼠血清IL-6、ehsp72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g方法检测实验大鼠腓肠肌hsp72的表达量。结果:1、血清hsp72浓度变化SO组大鼠血清hsp72浓度低于SC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组组间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数值上看,TO组要低于TC组,也存在下降趋势;2、血清IL-6浓度变化S组与T组的组间血清IL-6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从数值上看过度训练组均低于对照组,具有下降趋势。3、组织hsp72表达TO组大鼠组织hsp72表达量高于TC组,二者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O组大鼠组织hsp72表达量高于SC组,二者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大强度训练大鼠血清hsp72水平受抑制;血清IL-6水平受运动负荷影响同样出现抑制现象,可能是由运动训练导致的免疫抑制影响了细胞因子的正常释放;运动训练引起的组织hsp72高表达,与组织hsp72相比,血清hsp72对身体机能对运动负荷的反馈更具敏感性。
其他文献
离心式水泵叶栅流动很复杂,必须采用试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才能真正有益于工程实践.本文主要介绍应用TSI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探测离心式水泵叶栅流场,清晰地看到轴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