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卡的可信计算基与安全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卡应用领域的日趋广泛,单个持卡人的持卡数量将逐渐增多,由此引起的便携性问题也将日益严重。优卡(UCard)正是为了解决智能卡的便携性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智能卡设计方案。多个智能卡的发行商都能够向同一张UCard上写入指令系统相同但种类不同的各自的COS及相关应用,从而形成UCard所特有的多COS体系结构,实现“一卡多发”。可信计算是目前信息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分支,是事关国家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课题。可信计算基(TCB)是指在可信操作系统中实施了安全策略的软硬件集合,在可信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形式化地从一个七元组模型的安全可信系统出发,给出了TCB更为精确的数学定义。通过对一些安全模型和评估标准的研究,将对多可信计算基的UCard体系结构的建模及其安全性的评估提供参考。智能卡的安全可以归纳为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通过建立传统单COS智能卡的安全体系形式化模型,进而分析它的可信计算基的构成,最后从概率论的角度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得出目前广泛使用的单COS多应用智能卡的体系结构存在着安全隐患。通过分析UCard的安全策略约束,从集合论的角度抽象出UCard系统的资源,最终得出UCard在不同重构状态下其TCB的构成。UCard的可信计算基具有重构的特征,UCard内核分时与各个COS内部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起构成了整个UCard系统的多个可信计算基。UCard在主存储器级别对COS进行物理隔离保证了各COS拥有自己独立的存储器资源,实现了同一个逻辑地址到多个物理地址的重构映射。UCard的发卡态和用卡态是一个创建重构和实现重构的过程,分别负责实施不同的安全策略约束。通过与传统单COS智能卡进行对比的角度和从重构可信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UCard多可信计算基的体系结构在解决了智能卡便携性问题的同时仍具有一定的安全优越性。
其他文献
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I/O密集型应用对高性能计算机的存储子系统的容量、性能、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下,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处
作为未来计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云计算依赖于数据中心来为大型网络服务提供海量计算与数据存储的能力。数据中心利用先进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将成千上万的服务器互联到一起,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小到随身手机系统的频频崩溃,大到事关国计民生的铁路信号、飞行控制等系统的不时故障,问题频出。软件系
今天的移动通信用户都希望手中的移动设备能具备更多的功能,无论是高端集成式个人移动数字助理(PDA),还是以低成本和易操作为主要特色的大众化手机,都是如此。目前人们正在积
位置服务(Location Service)是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他人或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库应用的范围、深度和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近几年,由于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协作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远程协作由于其高效、快速、廉价、丰富的交互特点,成为CSCW(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领域的热点之一,研究内容包括支撑平台技术、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Internet的飞速发展对电信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基于IP分组交换的VoIP技术正在成为当前网络应用的热点。H.323协议作为VoIP最重要的协议体系之一,由于其
在企业应用中,通常都涉及到大量数据报表的处理,报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报表将在Web环境下开发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