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贫困依然没有得到全面的解决。2013年,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使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能够通过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同时国家旅游局李金局长指出,我国有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革命老区、中西部地区等贫困区域;在我国几百个贫困县中,有300多个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县,经济发展虽然落后但是生态资源十分良好,且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物质条件。因此为了进一步的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两者相互融合,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方式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文以精准扶贫为主要切入点,首先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运用基础理论譬如比较优势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亲贫困增长理论等为论文的持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次,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识别、帮扶和管理来确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融合体系。在识别层面主要是对扶贫地区、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的精准识别,并根据各识别因子的不同来构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识别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算来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判断;帮扶层面主要是找出精准扶贫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对接指标并通过对接标准来建立相应的对接模式以此达到精准帮扶的目的;管理层面上首要是通过对各管理主体的精准识别,在针对各主体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后,从产业、空间、运营和实施保障这四个层面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规划提出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产业方面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旅游扶贫专项产业链,产品策划、打造贫困户产品专属销售平台;空间方面进行空间布局、助推旅游扶贫联动发展,游线组织、围绕贫困户筹划特色游线;实施保障方面实行教育扶贫来阻断贫困户的代际传播,机制创新来构建以贫困户利益为主体的长效机制等。并通过金寨县小南京村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案例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