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的1-4升结晶搅拌反应釜流场分析及改进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结晶过程中,夹套式反应釜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反应釜内的流场分布作为评判混合效果的重要标准,是化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因为结晶反应釜的内部结构复杂,在反应过程中有搅拌不足,混合不均匀和搅拌死区等明显缺点。使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很难得到较好的结果,而且耗时耗力,所以有待于发展先进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来克服这些缺陷。在结晶反应釜中通常使用搅拌桨得到均匀分布的流场,以保证物料充分混合和反应。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1L结晶搅拌反应釜进行流场分析,利用一种CFD软件—FLUENT模拟分析单层涡轮式搅拌桨对搅拌釜内流场分布的影响。使用标准k-?湍流模型对搅拌水溶液的单相流场进行三维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模拟流场与实际流场分布相符,可以看出对1L结晶反应釜的中下部能达到混合均匀,然而反应釜的中上部流场分布不均匀。为此,提出采用两层搅拌桨的方式解决反应釜上下速度不均匀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两层搅拌桨所产生的上下两个流场能够较好地连接起来,搅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浆方式。但是无论使用单层搅拌桨还是双层搅拌桨,在反应釜的底部都会形成一个“搅拌死区”。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安装挡板的设计方法来消除反应釜底部的“搅拌死区”。首先对1L结晶反应釜安装了4个竖直挡板,通过仿真结果发现安装竖直挡板后并不能改善反应釜的底部搅拌桨下方存在“搅拌死区”,同时还会在靠近反应釜壁的位置形成另外的“搅拌死区”。然后,对1L结晶反应釜安装了4个底挡板,仿真表明,与没有安装挡板的反应釜相比,安装底挡板反应釜底部不存在“搅拌死区”,反应釜底部的流体的流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反应釜底部中心部位形成比较明显的螺旋向上轴向流。搅拌桨下部区域中心位置的轴向速度比其他部位大。此时上层搅拌桨与下层搅拌桨之间形成一个循环,下层搅拌桨底部形成一个循环。反应釜整体的流场流速分布均匀。
其他文献
<正>我一直向往古都西安。1986年秋天的第一次访问,最大的感受是,一切都那么亲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又都似梦境。此后,我常怀念这座城市。1991年、1992年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
目前阴离子交换树脂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制备过程由氯甲基化与胺化两个生产阶段组成。然而业界普遍采用的氯甲基化生产过程中,作为原料的氯甲醚或二氯甲醚具有
<正>汉隶是书体嬗变衍生的一大关捩,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中最具有革命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要关口和重大转折,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从
期刊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国有资产管理是其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了多种资产管理机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当前现状、解决好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
搅拌设备在化工、食品、冶金、造纸、石油和水处理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化学工业中,搅拌釜式反应器是化工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反应器之一。目前对其虽然己有许多的
<正>纸本纵231cm横83cm清拓本原在陕西华阴华岳庙内今藏西安碑林吕向,字子回,泾州(今甘肃泾川)人。开元十年召入翰林,兼集贤院校理,侍太子及诸王为文章,官正议大夫,迁中书舍
文章探讨了水利项目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提出了应用该管理程序对施工各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对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性。
丁香酚是一种植物源天然小分子化合产物,主要应用于食品保鲜和医学研究。本人所在实验室首次发现丁香酚能够通过调控植物先天免疫系统抵御病毒侵染。鉴于植物免疫系统在抵抗
为了研究化工行业中常用的搪玻璃反应釜内的流场特征,用UG(Unigraphics)建立实际搅拌釜的三维简化模型,然后导入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应用Fluent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转
目的探索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联合球囊打开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方法 2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联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