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特征在商业插画视觉语言中的应用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丹纳的笔下,艺术品的本质范畴可以用以下这句话概括,“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又把特征印在作品上。”他用荷马史诗中诸神为阿喀琉斯锻造的盾来喻示万物。如果把当代艺术观念看作阿喀琉斯之盾,那么每种艺术风格都是其精美浮雕的一部分。在当今各类艺术形态百家争鸣,信息技术和商业契机推动了新的视觉形态的衍生。插画作为整个艺术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从不同的艺术形式领域汲取营养,并迎合物质世界发展的进程,孕育出了全新的表达形态。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插画作品中出现了纯朴而不循章法的儿童化倾向,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汇和审美趣味。这种看似“倒退”的创作语言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并大量出现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如柏拉图在《斐多篇》谈话中,提到的关于美在个体成长和对真理的追求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对童趣的追求,也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人们对于纯净、自由心灵世界回归的愿望。儿童绘画有其特殊的绘画语境和表达方式,插画有其自身的商业价值和审美标准。本文着意在于梳理二者在交叉、相熔后所传递的全新视觉语言,并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审美诉求。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文化艺术(包括舞蹈艺术)繁荣的时期,而汉代综合性的艺术“百戏”,其艺术成就更为世人所瞩目,是中国古代舞蹈史发展的高峰之一。汉墓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
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当代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大自鲨》、《E.T.外星人》、《夺宝骑兵》、《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等银幕神话的制造者。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