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在“四二一”家庭数目不断的增加、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削弱的大背景下,社会公众对于公共养老的诉求越来越多,这使得现存的养老服务机构与老年人口数量之间出现了巨大的供需矛盾,何种养老机构更有利于解决养老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然而,由于现有的两大类养老机构即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在实际运行中均存在缺陷,这两种的机构养老模式已然无法有效缓解养老困境的紧迫形势,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其建设运营过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沈阳市铁西区养老服务中心与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两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项目为对象,经过实地调研,以丰富的事实资料为基础,整理分析出两个项目在宏观环境、参与建设的公私双方的行为模式、合同的制定与执行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等影响项目成功建设的重要因素的差异,从而探索出成功建设公建民营项目的规律方法,即在今后类似项目的建设中应该正视项目的产权的公有性、项目目的的公益性、项目建设的协作性、项目主体的多元性,在项目建设中规范公私双方的行为并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