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自信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亦是学生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二十余年,以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健康人格为学校理念,教育成效显著。本研究首先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7级杜郎口中学学生和对比学校L中学学生自信进行三年的调查问卷跟踪,发现杜郎口中学学生自信总分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反超L中学。其次,笔者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路径,展开资料收集,不断对数据进行分类、追问和备忘录工作。笔者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断补充新资料,进行理论性抽样。运用人工编码和NVivo11.中文版质性资料分析软件辅助编码和提取概念,不断分析概念与类属之间的关系,并对类属的属性和维度逐一进行分析,与此同时,通过连续比较的方法不断探索和挖掘核心类属,从而建构出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信培养的理论模型,详细探究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信培养过程,得出的理论解释是:“学校培养自信的理念、‘参与无错’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学生课堂中的积极展示,以及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共同发挥作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信”。本文通过扎根理论路径深入探析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信的培养过程,这是基于教学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创新,并为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信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