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同时我国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其直接表现就是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的高速增长,而高校群体性事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高校是社会精英汇集的地方,高校的形象对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大学生群体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其生理特征也决定了这一群体具有情绪不稳定、行为容易失控等特点,因此,高校中的许多小的事件经过不断演化或者短期蛊惑,都有可能迅速发展成对社会产生很大破坏性的群体性事件,带来正常消极的社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有力武器,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政治素养,解决校园中存在的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减少高校内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本文以当前我国高校群体事件的成因为背景,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课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引言部分对该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本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对其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其次,详细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之后,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观察,指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环节。最后一部分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效率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手段。本文首次尝试在高校群体性事件背景下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考察,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解决高校群体性事件中应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