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lewe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升级关乎着长期经济活动中的发展方式与发展前景。国家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东北经济的持续下行和近年来的经济不景气引起了广泛关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是振兴东北的实现途径,也是供给侧改革和“振兴东北”战略的目的之一。本文主要探寻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规律,利用并增强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联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最终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本文依托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相关理论指导,将空间因素引入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中,构建关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框架;对2000-2017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实证研究了2007-2017年影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多种因素,以期全面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分时段观测和分析了东北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绝对变化和内部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化;对36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变化趋势和原因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各省、市间均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有加大趋势。地级市间的空间联动在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形成了三个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高的聚集经济带,并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良性循环;黑龙江省北部、辽宁省西部和白山市、四平市形成冷点区域,需重点关注和处理。进一步,从需求、供给、全球化等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的方面选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和教育投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财政支出等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2007-2017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财政支出使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条件收敛;科技和教育的投入转换率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反馈效应;全球化浪潮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反馈,但远远不如科技教育显著。通过定量分析找到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其溢出效应有影响的路径,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掌握和前景的预测提供数理支撑。最后,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东北地区有质有量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增强。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现浇混凝土楼板普遍出现的裂缝问题,本文提出了其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综合法控制裂缝是根据混凝土结构情况、施工方法及环境条件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设计相应的控制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收缩裂缝量化分析的方法,并从变形控制和应力控制两个方面验证了板的收缩开裂现象,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通过工程实例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介绍了在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评价,特别是在针对具体学科领域的参与度评价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提供了
针对导弹的自导命中概率问题,详细探讨了目标跟踪误差对自导命中概率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下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系统的误差模型,其次分析了影响自导命中概率的
互联网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被称为“人类史上的第五次信息革命”。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信息储备和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便捷、灵活、覆盖面广等特性使其迅速被人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或合成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体的化学物质,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并且涉及各个领域。从2001年美国9.11事件到2001年我国SARS危机的爆发,再到2008年的汶川
给出了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生化实验。用闭环DNA计算模型设计出了指派问题的DNA算法。首先对决策变量进行二维DNA编码来存放决策变量和效益值,然后通过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和删
针对目前混凝土楼板普遍出现的裂缝问题,根据材料科学理论,分析混凝土各主要因素(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及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合大量的实验室收缩对比试验和现场施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