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甜瓜扩增的RAPD—PCR、DAMD-PCR和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以甜瓜DNA为模板.筛选出了甜瓜多态性分析的14条RAPD引物、9条DAMD-PCR引物和10个SRAP引物组合。利用3种分子标记分别研究了甜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每种标记分布所获得的数据绘制了54份甜瓜种质的聚类图。同时,根据54份甜瓜种质问相似性分析得到遗传差异矩阵,预测了可能存在杂种优势的组合。得到下列结果: 1 对三种标记对甜瓜种质多态性扩增所获得数据应用STATISTICA统计软件计算种质间遗传差异并进行聚类。14个RAPD引物、9个DAMD引物、10个SRAP引物组合三种分子标记显示了54份甜瓜种质的遗传距离在0.03~0.53(平均遗传差异距离为0.253)、0.03~0.52(平均为0.270)、0.08~0.79(平均为0.375),三种分子标记分别将54份甜瓜种质资源为2大类:Ⅰ类,即与其它种质相距较远的一类;Ⅱ类,可再分为2个亚类,Ⅱ—1,即薄皮甜瓜(香瓜和菜瓜),Ⅱ—2,即厚皮甜瓜(网纹的、无纹的和哈密瓜)。 2 三种标记中都存在一些具有高效区分54份甜瓜种质的引物,14个RAPD引物中有5个区分率在40%以上,9个DAMD引物中有4个区分率在30%以上,10个SRAP引物组合中有4个区分率在50%以上。它们在甜瓜分类学与育种学研究上,将有助于甜瓜种质资源的高效鉴定:在甜瓜种子生产上,将有助于高效鉴定种子真伪与纯度。 3 三种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甜瓜类内(香瓜与香瓜、网纹与网纹、无网纹与无网纹、哈密瓜与哈密瓜)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而类间(薄皮与厚皮(网纹、无网纹和哈密瓜)、网纹与无网纹、网纹与哈密瓜、无网纹与哈密瓜)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以往甜瓜育种一般在类内种质间配组,而对类间配组不够重视,因此,认为今后甜瓜育种的突破依赖与类间杂种优势的挖掘和利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