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浮选工艺中加强粗粒物料的回收,造成高灰细泥在泡沫产品中的机械夹带,导致细精煤灰分偏高;相反,降低细泥对精煤灰分的影响,又导致部分粗粒精煤损失在尾煤中,而传统浮选设备难以对粗细煤泥同时实现有效分选,结合旋流浮选柱和充气浮选柱的优点,开展了充气旋流浮选柱充气性能对煤泥粒度影响研究,通过经典动力学对不同粒级煤泥的浮选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究。充气旋流浮选柱煤泥浮选试验研究对于提高全粒级煤泥浮选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0.5-0.25mm粒级煤泥,柱体从下到上,产率逐渐降低,而0.125-0.074mm和-0.074mm粒级,其产率逐步增加,处于中间的0.25-0.125mm粒级煤泥,低充气量下,产率随柱体高度变化不明显,充气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产率波动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煤泥灰分随柱体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柱体上浮选段煤泥灰分梯度相比中、下浮选段更大,而且充气量越高,灰分梯度越明显;精煤筛分结果发现,充气量由0.25m3/h提高到1.0m3/h时,0.5-0.25mm和0.25-0.125mm煤泥回收率加和从15.20%增至39.35%,而0.125-0.074mm和-0.074mm粒级煤泥增幅则缓慢很多。充气旋流浮选柱不同粒级煤泥浮选动力学研究发现,增加充气量能显著提高各粒级煤泥的浮选速度常数,浮选早期阶段,细粒级煤泥(0.25-0.074mm)浮选速度最快,随着时间延长,粗粒级煤(0.5-0. 25mm)浮选速度优于细粒级,且回收率更高,通过增加充气量可提高粗粒煤泥在充气旋流浮选柱中的分选效果。对充气旋流浮选柱各粒级煤泥浮选动力学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0.25m3/h充气量下,0.5-0.25mm煤泥符合经典一级动力学模型,0.5m3/h和0.75m3/h充气量时,一级矩形分布模型符合度最高,1.0m3/h充气量下,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最好;而0.25-0.074mm和-0.5mm煤泥,充气量为0.75m3/h时,符合一级矩形分布模型,其他充气量下,浮选过程二级动力学模型匹配度最高;建立了适合描述不同充气量下各粒级煤泥浮选过程的新动力学模型,其表达式为:式中a、b、c、d为相关参数,通过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充气旋流浮选柱提高充气量能明显改善煤泥的分选效果,可实现对粗粒煤泥的有效回收,对于工业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