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印迹(genomic imprinting)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遗传规律,与胚胎的生长发育,罕见的遗传病,肿瘤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解释了许多孟德尔规律无法企及的现象,其意义正逐渐被认识,研究也日趋深入。传统的孟德尔规律指出:胚胎从父亲和母亲遗传的两个拷贝即等位基因(alleles)均有同等的机会表达而与其亲代来源无关,但近年来发现一小部分基因的表达取决于这些基因是源自父亲还是源自母亲,这种等位基因表达取决于亲本来源的现象即是基因印迹,即某些基因呈亲源依赖性的单等位基因表达,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具有这种现象的基因称为印迹基因(imprinted gene)。基因印迹在人类遗传性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印迹基因的反常包括印迹丢失(loss of imprinting,LOI)即双等位基因表达,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H19基因定位于人11号染色体,为母源表达,父源印迹,且只表达为RNA,不翻译成蛋白,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其在肿瘤发生中起着生长抑制作用。许多研究发现,H19基因不仅在儿童胚胎恶性肿瘤而且在成人许多恶性肿瘤中发生LOI。长QT内含子转录子1(long QT intronic transcript 1,LIT1)定位于人11号染色体,为母源印迹,父源表达,是KvLQT1基因的父源性等位基因的反义转录产物,与p57KIP2基因印迹的维持有关。在一些恶性肿瘤中亦发现了LIT1基因发生LOI。中胚叶特异性转录子(又名父源表达基因-1)(Mesoderm-specific transcript,MEST)位于人类染色体7q32,是一种母源印迹父源表达的基因,有报道在某些恶性肿瘤中其过度表达与其发生LOI相关。有关三种印迹基因印迹状态改变与肺癌的关系的研究,国外鲜见报道,国内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肺癌组织中印迹基因H19、LIT1和MEST印迹缺失情况及在肺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技术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筛选出32例人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具有H19、LIT1和MEST基因杂合性病例,然后采用RT-PCR-RFLP法检测H19、LIT1和MEST印迹状态。结果:在32例病例组中,H19、LIT1和MEST基因的杂合子信息个体分别为14个、4个和13个,杂合性比率分别为43.8%(14/32)、12.5%(4/32)和40.6%(13/32);H19和MEST在肺癌组织中双等位基因表达率分别为28.6%(4/14)和53.8%(7/13),而在相应癌旁组织中双等位基因表达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T1在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双等位基因表达率分别为25%(1/4)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可检测到H19和MEST基因的发生LOI,H19和MEST基因的LOI可能参与了肺癌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