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血脂异常证型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中的分布特点。2.探讨血脂异常中医证型与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之间的差别。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住院的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中,选取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及血脂异常非糖尿病患者各200例,分别命名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身高、体重、血脂等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特点:气滞血瘀型(22%)>痰浊阻遏型(21%)>阴虚阳亢型(20%)>肝肾阴虚型(19.5%)>脾肾阳虚型(17.5%)。非糖尿病组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特点:痰浊阻遏型(38%)>阴虚阳亢型(20%)>脾肾阳虚型(18.5%)>气滞血瘀型(14.5%)>肝肾阴虚型(9.0%)。2.TC和LDL-C在痰浊阻遏型中阳性率均为糖尿病组少于非糖尿病组,TC、TG、AI、 TC/HDL-C在肝肾阴虚证型中的阳性率均是糖尿病组多于非糖尿病组,LDL-C/HDL-C、 HDL-C在气滞血瘀证型中阳性率均是糖尿病组多于非糖尿病组,HDL-C在阴虚阳亢证型中的阳性率是糖尿病组多于非糖尿病组。3.五种证型中,糖尿病组致AS指标的危险度多大于非糖尿病组,其中尤以LDL-C/HDL-C的水平在气滞血瘀型和痰浊阻遏型中及AI在气滞血瘀证型中的差异最为明显。糖尿病组LDL-C/HDL-C水平在证型间有差异,两两比较提示气滞血瘀型大于肝肾阴虚型。结论:1.血脂异常非糖尿病患者证型分布以痰浊阻遏型为主,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者证型分布以气滞血瘀型和痰浊阻遏型为主。2.两组患者致AS指标总体以气滞血瘀和痰浊阻遏两个证型的危险性较高,糖尿病组危险性高于非糖尿病组主要表现在气滞血瘀型。3.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LDL-C/HDL-C水平在各证型组中两两比较的结果是: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提示与血瘀证密切相关的LDL-C/HDL-C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