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教授从风痰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的经验总结及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特点为:持续咳嗽大于一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咳嗽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倾向,在临床上其唯一的症状有时就是慢性咳嗽。中西医对于过敏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和诊治已有进一步的认识,目前西药治疗对症状控制有一定效果,但易于反复发作,存在较多副作用,依从性较差。中医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本病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临床研究多个人经验总结,辨证治疗本病,研究大多停留在疗效观察阶段,缺乏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对照,难以确认其有效性并在临床推广应用。而且对中药治疗的本质、作用环节、作用强度及与西医治疗作用的相互影响等还缺乏研究,特别是缺乏处方最优化设计的研究。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规范系统的临床观察,对名老中医专家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客观评价,探索本病的优化治疗方案。   本人在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师从汪受传教授,通过三年的跟师临床抄方学习,对老师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整理。   汪老师认为本病咳是其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似哮无哮,似咳非咳。虽从外感而起,但其发作的诱因、症状、体征却又与咳嗽、哮证、喘证有所不同。汪老师从临床观察总结,结合中医理论认为:风痰内着,肺失宣肃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当以“风嗽”命名。本病的发生常以风邪为先导夹寒、热、燥等邪侵袭人体。小儿本就素体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因此最易感受风邪而伤肺。风邪袭于肺,肺气郁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因而引起咳嗽。在着眼于“风”的同时,还不能忽视“痰”的重要性,“风痰”常常相兼为患,且风痰内着,与忠儿禀赋体质有关,二者相合,形成易患风嗽的特异体质、反复发病、迁延难愈的夙因。风痰内蕴之后,又使患儿易感外风,其痰与风胶结,则痰难消而风难祛。若发病日久,风痰内伏,外风引动易引发咳嗽,而致咳嗽反复,迁延难愈,本病是“风痰伏肺”、“外风触发”共同致病的结果。本病在缓解期的病机变化多责之先天特禀体质,肺、脾、肾三脏不足,其病机关键当为“肺表不固、营卫失和”,同时兼有“脾胃虚弱,痰饮内伏”。治疗上汪老师提出辨别标本虚实,分期论治,发作期以祛风化痰,宣肃肺气为主,痰热者偏于祛风清热化痰,痰浊者偏于祛风温化痰浊;缓解期以补肺固表防风、调补脾肾为主,若反复发作,正虚邪恋,则当分清虚实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图其本,或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同时针对“风邪”致咳的特点,提出消风六法,临床可按不同病机特点,分别采用疏风宣肺,祛风肃肺,消风化痰,益气防风,敛表御风,养阴息风治之。   为系统总结导师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经验,进行了科学规范的试验设计,从临床研究角度,总结应用导师过敏性咳嗽从风痰论治经验治疗该病的优势,设计实施了临床研究。   目的:规范系统的临床观察,总结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探索辨证治疗本病的优化处方用药。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从有效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研究应用导师过敏性咳嗽从风痰论治经验治疗该病的优势,提高本病诊疗水平,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跟师临床抄录导师临证医案,总结导师认识和处理过敏性咳嗽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研究方案,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60例,按照试验组:对照组2∶1的原则随机分组,试验组运用祛风化痰、宣肃肺气法,采用汪老师治疗过敏性咳嗽的常用方“金敏汤”,并根据临床症状特点进行辨证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酮替芬。两组疗程均为2周。统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总疗效、主症、次症及总积分、血嗜酸细胞计数等变化情况,以研究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系统总结了导师从风痰论治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经验。以酮替芬为对照,观察了金敏汤治疗过敏性咳嗽6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治疗2周后的总疗效评价,试验组40例患儿治疗后有18(45.00%)例痊愈、11(27.50%)例显效、8(20.00%)例进步、3(16.67)例无效,愈显率为72.50%,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分别为4(20.00%)、6(30.00%)、7(35.00%)、3(75.00%)例,愈显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85.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在临床证候的改善方面,两组治疗1周及2周后主症及总积分的变化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均为试验组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咳痰及舌象的计分变化情况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咽干痒和(或)充血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治疗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   安全性评价方面,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导师汪受传教授以祛风化痰法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风痰蕴肺证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在该病的治疗上有优势,使用安全。初步总结出汪受传老师治疗本病的基本组方:桑白皮、炙麻黄、黄芩、前胡、胆南星、生甘草、辛夷、枇杷叶、草河车、炙款冬、蝉蜕、制僵蚕。其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目的:  验证复方皂矾洗剂对雄激素性脱发大鼠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做初步探讨。  方法:  建立空白组、模型组、米诺地尔酊0.05g/ml组,复方皂矾洗剂2g/ml组,复方皂矾洗剂0.5
论述了眼底照相机的原理和控制杂光及鬼像的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照明系统的接目物镜 ,使其各个光学表面产生的鬼像位于较理想的位置 ,并通过在照明光路中加入较少的黑点板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