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煤矿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经营最为成功的国有煤矿企业。自1930年3月创办至1937年7月企业私营化改制,淮南煤矿崛起于淮河流域,一跃成为国民政府投资煤矿领域最大的国有煤矿和经营最成功的典型,并由此奠定了淮南作为工矿城市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皖北、皖南与长三角经济区域经济的融合。官办淮南煤矿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优质的煤炭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为淮南煤矿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方面独特的经营战略与管理之道则是淮南煤矿成功经营的“至胜法宝”。在短短七年多时间里,官办淮南煤矿除了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税收优惠外,还凭借其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市场销售模式、一体化路矿发展战略以及管理方面实施专家治矿、以法治矿、人性化管理等措施使其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最具现代管理色彩的官办企业之一。淮南煤矿虽属国民政府的官办企业,但在创办人张静江的运筹下,淮南煤矿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民营”色彩,这也正是淮南煤矿能够摆脱以往官办陈腐气息,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战略与手段原因之所在。官办淮南煤矿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可行性,为现代企业改革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思考的范例。当然,由于政权性质的限制,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所属企业中可施展的空间还是很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南京国民政府以打着私有化旗号插手淮南煤矿私有化改制加强对现有资源整合控制时,一向主张企业民营的张静江亦无力反抗并逐渐远离南京政府政治中心,淮南煤矿也由此“辉煌不再”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