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学有效地配置村镇公共设施,提高村镇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是推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任务。村镇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直接关乎村镇居民日常使用的效率性、政府投资建设的经济性和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长期以来,传统的公共设施选址往往是基于规划部门和决策者的经验性判断,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研论证,但很难对大尺度村镇空间进行全面而宏观的把控。而随着时空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构建以多源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社区空间优化与布局研究项目”(2019YFD11008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用户行为模式挖掘的建筑使用效能研究”(518081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有效地配置村镇公共设施,提高村镇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是推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任务。村镇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直接关乎村镇居民日常使用的效率性、政府投资建设的经济性和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长期以来,传统的公共设施选址往往是基于规划部门和决策者的经验性判断,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研论证,但很难对大尺度村镇空间进行全面而宏观的把控。而随着时空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构建以多源村镇空间数据集为基础、多目标优化为导向的村镇公共设施选址模型成为可能。本文通过传统调研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策略,建立完善选址模型所需的村镇空间数据集作为选址模型的数据基础。在数据筛选过程中,为了避免单一数据来源导致的选址模型过于机械化,通过相关指标设置将先验性要素引入模型,使得决策者在选址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针对实际情况对整体设施选址起到一定的决策作用。在综合考虑公共设施选址布局的经济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公共设施类型对应的村镇公共设施选址模型。并使用两种典型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最后以马鞍山当涂县为例,对建立的选址模型进行实例验证与分析,作为应用成果,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选址结果的合理性,为优化村镇公共设施选址布局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饰用水泥基材料之一,具有自重轻、安装简单、强度高、可大批量预制、安装工期短等优势,适用于古典建筑、欧式建筑、园林景观等各种场景。在应用过程中,GRC制品存在内部泛碱、易受外部污染等问题;在制造过程中,复杂形状、特殊图案的模具制作非常困难。本文以实现GRC装饰制品多功能一体化为目标,探究其抵抗内部污染的抗泛碱功能、抵抗外部污染的光催化自
分区作为规划工具,是国家公园总体管理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解决国家公园内风景资源保护与游憩利用矛盾的最有效方法。加拿大国家公园系统在分区区划上也多是建立在保护和利用基础上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保护利益关系不断更新和调整。如何在国家公园内部实施科学的分区规划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加拿大国家公园体系和分区模式由来已久,对其体系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总括全国分区体系,通过保护和利用两个不同视角梳理加拿大国家
城市蓝绿空间的健康绩效已被大量实证研究证实,然而,城市蓝绿空间之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尚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蓝绿空间之于儿童瞬时情绪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本文梳理了城市蓝绿空间之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提出城市蓝绿空间通过构建多样性、异质性的游戏环境促进儿童不同活动,进而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猜想,探究了自然式游戏场对儿童情绪感知的影响。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