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院内感染抗生素耐药性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通过分析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以来关于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调查报告,以及我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最新的细菌耐药检测报告,论证了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近几年发表的医院内抗生素耐药性传播模型的基本建模思路、论证方法、所得结论,总结出了抗生素耐药性模型研究发展的两个趋势.最后系统地介绍了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机理、基本概念和抗生素耐药性基本数学模型的分类框架.  第二章建立了一类带有感染期时滞和直接传播、间接传播两种传播方式的抗生素耐药性院内传播模型.同时引入感染期时滞τ和患者经过感染期后仍在院内的概率e-μτ.然后定义疾病暴发的阈值R0,运用Routh-Hurwitz判据、Lasalle-Liapunov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R0<1时,对于任意的时滞τ≠0无病平衡点是局部且全局渐近稳定的;当R0>1时,地方病平衡点存在且唯一,对于任意的时滞τ≠0,地方病平衡点是局部且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分析了感染期长短对疾病传播峰值的影响.  第三章在第二章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环境细化到ICU病房,建立了一类带有多种预防措施参数及治疗函数的ICU病房内抗生素耐药性单向转变传染病模型.通过定义疾病暴发的阈值R0,运用Routh-Hurwitz判据、第二加性复合矩阵原理,证明了当R0<1时,无病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当R0>1时,地方病平衡点具有唯一存在性是局部且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经典的随机整数规划问题的研究都是在概率分布完全已知这个基本假设下获得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决策者只能够获得概率分布的部分信息即不能确定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精确值,例如由于
一个ν阶Directed(Mendelsohn)三元系填充,记作DPT(ν)(MPT(ν)),是指一个序偶(Χ,Β),这里Χ为ν元集,Β为Χ上一些可迁(循环)三元组构成的集合,使得Χ上每个由不同元素构成
在clifford分析中,正则函数是在Dirac算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单复分析中全纯函数在高维空间欧氏度量下的推广,超正则函数是单复分析中全纯函数在高维空间非欧氏度量下的推广
不确定信息的表达和处理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Vague集在表示和处理不精确信息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与Fuzzy集相比,Vague集能够表达内容更为丰富的不确定性信息。
耦合系统广泛存在于许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耦合的存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系统能够产生更为丰富、更为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对于耦合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