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T薄膜/环氧树脂基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尼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采矿、建筑、机械等各个领域,在阻尼材料的发展和研究中,压电阻尼材料因具有新颖的能量损耗机制以及可能的主动阻尼控制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研究者对0-3型压电复合阻尼材料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但是对于2-2型压电复合阻尼材料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将压电相以薄膜的形式掺入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出2-2型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研究了PZT薄膜的制备规律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智能型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论文首先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出Pb(Zr0.53Ti0.47)O3(PZT)薄膜,对不同制备工艺制得的薄膜晶相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00℃时,PZT薄膜开始形成钙钛矿相;退火温度为550℃时,PZT薄膜已基本形成钙钛矿相结构;升高退火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增加薄膜厚度,都有利于PZT晶粒增大。在本实验中,每次涂敷的薄膜厚度大约是50~60 nm。   对不同退火工艺的薄膜进行铁电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测试,其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的PZT薄膜,在600-750℃之间,其电性能达到最佳;退火保温时间对薄膜的电性能影响有限。相对而言,在700℃退火保温时间90min的薄膜,其电性能最佳;在700℃退火保温90min的薄膜,其电性能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在膜厚为310nm(6层)时,其电性能达到最佳,随着薄膜厚度的继续增加,由于薄膜结晶情况变差而导致薄膜的电性能下降。   将薄膜掺入环氧树脂,制备成2-2型压电薄膜/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后,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薄膜退火温度为700℃的时候,制备的复合材料阻尼性能达到最佳;复合材料阻尼因子随薄膜退火保温时间的变化有限。相对而言,由退火条件为700℃-90min的PZT薄膜所制备的复合材料阻尼因子达到最大。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阻尼峰有向高温偏移的现象;对于在700℃下退火90min的不同厚度的薄膜,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在薄膜厚度为310nm时达到最佳。
其他文献
弹性体是一种奇妙独特、具有战略性的高分子材料,其高弹特性奠定了它不可取代的地位。弹性体在通用和工程场所中的广泛应用是有目共睹的,譬如轮胎、弹簧、减震器、密封件、垫片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作涂料、胶黏剂、密封胶以及结构材料等。环氧树脂因其使用环境条件复杂长期受到外部条件刺激,在其内部会产生众多外部设备难以检测到的微裂纹损伤,这些微裂纹损伤长期累积对于环氧树脂的使用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受动植物体损伤后可自愈合的启发,科研工作者模拟自然界动植物等生物体自愈合机理,研究得到了一类具有自行诊断、自主修复能力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目前制备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方法有
风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具有其它能源不可替代的环境优势,是目前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有了更大的需求,开展江苏省的风能资源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软硬段结合的高分子材料,基础原料众多。本文通过对众多聚氨酯弹性体基础原料的实验对比,研制出一种可以应用于重载荷胶轮方面的弹性体材料。材料主要是使用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土壤污染问题严重,其中有机污染非常普遍,防治和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保障农产品安全、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丛枝菌根(AM)修复优势突出,有望成为污染土壤修复中最为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近年来很受国内外关注。但针对多环芳烃(PAHs)等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土壤,AM修复的规律及机理,尤其是AM真菌对植物吸收污染物的影响规律及机制尚不清
学位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ES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具有充放电速率快、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范围广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电极材料是决定其电
纳米类流体是一种无溶剂的纳米粒子悬浮液,故它们又被称为自悬浮纳米粒子。在室温或接近室温的条件下,纳米类流体不用借助任何溶剂便能表现出类似于液体的流动性。这种反常的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大量吸收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蓝藻作为一类光合作用原核生物,也能吸收光能,且光合作用效率极高。在蓝藻和红藻等藻类中,藻胆体是捕光天线
本文以石墨发泡泡沫玻璃的微波吸收性能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了添加锌粉、二氧化锰烧成的泡沫玻璃/ZnO的吸波性能,目的是为制备吸波性能好的泡沫玻璃基吸波材料提供实验数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