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界面调控的生物传感新方法构建及应用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纳米材料成为设计和构建具有多种功能的高性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理想选择。此外,表面功能可以直接在改性过程中引入。如今,纳米材料形状、尺寸的可控合成使得它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使用显著增加。到目前为止,电化学传感器是最大的传感器组,由于生物识别可直接转换为电信号的优势而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吸引力的研究手段。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基于CoA-Au配位聚合物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平台用于生物环境中过氧化氢的灵敏检测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过氧化氢(H2O2)在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中发挥着有效作用,开发H2O2灵敏探针是一个紧迫的需求。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利用CoA中的巯基与Au(III)形成巯基-Au(I)结构制备了一种辅酶A(CoA)介导的金配位聚合物(简称CoA-Au(I)CP),由于CoA中的腺嘌呤结构,CoA-Au(I)CP和石墨烯(GO)可相互结合,用于H2O2的电化学分析检测。这种基于CoA-Au(I)CP的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检测限低至0.02μM。所制备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也能够用于复杂样品和宫颈癌细胞中的H2O2检测。2、基于原位生长DNA模板化银纳米簇用于末端转移酶活性的无标记电化学检测基于氧化石墨烯(GO)和经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催化产生的富含胞嘧啶(C)的DNA模板化银纳米簇(DNA-AgNCs)的独特电催化活性,建立了一种新的无标记电化学方法。TdT可以催化脱氧胞嘧啶核苷(dCTP)连接到单链DNA(ssDNA)的3’-OH末端;在Ag(I)存在下,TdT产生的富C的DNA序列可作为AgNCs的合成模板。实验证明原位生长的DNA-AgNCs可以吸附在GO电极上,对H2O2具有很高的电还原活性。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可用于TdT活性的定量分析,并且在0.490 U/mL的动态范围内,检测限为0.08U/mL。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为TdT活性检测及其相关抑制剂筛选构建了一种简单、方便、特异的电化学方法。它对TdT的生化研究、疾病诊断和药物发现的实际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3、基于原位生长的DNA模板化铜纳米簇用于TdT和BamHI活性的无标记电化学检测电化学方法具有快速、简单、价廉的优势。基于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信号放大方法建立了一种高效、灵敏、无标记的电化学方法用于DNA相关酶活性的检测。TdT可以将脱氧胸腺嘧啶核苷(dTTP)催化到单链DNA(ssDNA)的3’-OH末端形成富T的DNA链,该链可以用作铜纳米簇(CuNCs)的合成模板。之后,将DNA模板化的CuNCs(DNA-CuNCs)吸附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显示出对H2O2的优异电还原活性。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定量检测TdT活性,检测限为0.1 U/mL。该传感器展示出较好的选择性和优异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应用于TdT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筛选。此外,由于BamHI可以使得DNA末端的磷酸基变化为3’-OH末端,所制备的传感器也可以成功应用于BamHI活性检测,在DNA相关酶生物化学研究、疾病诊断和药物发现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4、基于类蛋白质纳米线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其抑制剂基于合成的L-Cys-Ag(I)配位聚合物(L-Cys-Ag(I)CP),其形状类似于蛋白质纳米线,构建用于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筛选其抑制剂的高灵敏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这种传感方法涉及氯化乙酰胆碱(ACh)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反应形成胆碱,胆碱又被胆碱氧化酶(ChOx)催化氧化产生过氧化氢(H2O2),L-Cys-Ag(I)CP具有还原H2O2的电催化性能。该系统基于类蛋白质纳米线的传感器能够通过电流-时间(i-t)响应有效地分析连续的H2O2,并且进一步应用于AChE活性的电化学检测。制备的传感器高度灵敏(检测限为0.0006U/L)并且可用于筛选AChE的抑制剂。进一步建立了AChE抑制模型,并采用两种传统的AChE抑制剂(多奈哌齐和他克林)来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多奈哌齐和他克林的IC50分别为1.4 nM和3.5 nM。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且应用前景广阔的平台,用于检测AChE活性,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其抑制剂的筛选。5、基于四面体DNA介导的石墨烯纳米层构建超灵敏p300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蛋白质p300是一种多功能转录共激活因子,参与许多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周期控制、分化和凋亡,其中它作为连接特定转录因子与基本转录机制的蛋白质桥,作为完成多个转录辅助因子的支架,和催化酶乙酰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因此,转录调控过程中的整个p300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由四面体DNA(TDN)介导的石墨烯纳米层构建了超灵敏电化学发光(ECL)免疫传感器,该石墨烯纳米层由氧化石墨烯(GO)和Au纳米晶体(AuNCs)组成。通过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由丰富的信号分子Ru(phen)32+和TDN的中空结构实现强大且稳定的ECL信号响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超灵敏p300免疫传感器的开发依赖于:石墨烯纳米层允许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宽的外亥姆霍兹面(OHP)。该免疫传感器对于p300检测表现出理想的和优异的性能,范围为0.00580 nM,优异的检测限(0.002 nM)。另外,制备的免疫传感器也可用于研究Hela细胞裂解物和血清中的p300检测。这些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对p300相关临床诊断和相应药物的发现存在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超连续谱(supercontinuum,SC)是指窄带超短激光脉冲在非线性光学介质传输过程中,通过介质的色散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得入射脉冲频谱展宽的光谱。超连续谱由于其空间相干性好、高亮度、宽带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相干层析、频率梳、频率计量、空气污染监测、疾病诊断和荧光成像等诸多领域。目前,超连续谱的工作波段范围从可见光已扩展到中远红外区域,未来超连续谱光源将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和民生。
本文从损害环境公益行为的类型、环境公益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以及环境公益诉讼性质四个角度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涉及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上清(MSC-CM)对HD暴露VSC 4.1细胞过度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材料和方法:用2到3周龄SD大鼠来提取MSC-CM。VSC 4.1细胞分为5组:Control组、HD组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MSC-CM)对2,5-己二酮(HD)染毒VSC4.1细胞过度自噬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3到4周龄的SD大鼠股骨、胫骨提取MSC-CM,贴壁并纯化培养,提取上
海上油田受作业空间等限制,传统增产手段如压裂只能通过专用压裂船进行,风险大,单井作业成本高,经济效益较差。径向射流钻进技术利用高压水射流的水力破岩作用,可增加原井眼
近年来,水母暴发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在带来生态灾难的同时,也常导致沿海核电站冷源取水口堵塞,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核电站附近海域水母灾害的短期预警已成为亟需
DNA结合蛋白在真核和原核蛋白质组的选择性剪接、RNA编辑、甲基化和许多其他生物学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使用深度学习网络能够对多种DNA结合蛋白一级序列做出精度较高的
目的:体成分是指人体的总重量中所含不同身体成分的构成比,主要包括体脂率、脂肪量、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量和体内水分含量等。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儿童青少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人护理问题、安全防护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当年龄增长时,人体会逐渐出现肢体萎缩、骨密致稀疏等情况,一旦发生摔倒,轻则骨折重则危及生命,即便手术也会带来某些不可逆的危害,影响老人正常生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观念的迭代,老年群体对于服装的选择不仅局限于单一款式的普通服装,功能性服装对于老人选购服装而言逐渐占有一定的比重,因而老年摔倒防护服装的开发则很有必要。鉴于人体下肢
吖庚因和吲嗪骨架作为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以及合成中间体中。因此,它们的构筑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兴趣。手性二级胺催化剂作为常用的有机小分子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