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职业群体压力不断加大,而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更加面临巨大压力。而为落实党十七大提出的“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新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2008年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这就对监狱警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监狱警察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这给监狱警察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带来隐患。高压力会给个体带来一定的情绪问题。对于监狱警察来说,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到他们个人,还会对他们的家庭和监狱,甚至整个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监狱警察职工进行情绪管理方面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情绪和情绪管理,以及监狱警察职工心理健康的文献,系统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C监狱警察职工的情绪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个人情绪管理的特点及C监狱对警察职工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188名C监狱警察的问卷调查及部分警察的个案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C监狱警察的情绪管理能力水平较高。(2)女性的情绪管理能力显著高于男性。从各因子来看,女性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觉察能力及情绪理解能力显著高于男性,在情绪运用能力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情绪管理能力在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总分看,主任科员、科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均显著大于副主任科员。(4)C监狱警察情绪管理能力在工作性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总分来看,科室警察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监区警察。从具体因子来看,科室警察的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表现能力及情绪觉察能力显著高于监区警察,在情绪运用能力上则无显著性差异。(5)ABC理论可以对监狱警察的情绪管理产生积极效果。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个案访谈及作者本身的经验体会提出了应该从组织层面及个人角度做好监狱警察情绪管理,促进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