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攫取不断增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制造者。中国是磷矿石生产和消费大国,2017年我国磷矿石产量为1.38×10~8吨,占世界磷矿石消费总量的53%。虽然中国在近些年受政策收紧、环保趋严、磷矿资源稀缺性等因素的影响,但产能仍占全球产能的50%以上。磷酸二铵是磷肥的主要产品形式之一,其生产过程是典型的高耗能阶段,严重依赖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在内的各种化石能源输入,磷酸二铵的不合理施用,不仅会导致大量氮磷元素的流失,还会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污染,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磷肥生产企业的环境影响,本研究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云南省某磷肥企业的磷酸二铵生产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且针对磷矿石生产、磷酸二铵生产、运输过程和农户施用过程进行了不同情景对比分析,从而基于供应链视角提出磷肥生产企业改善环境影响的策略措施。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本研究将磷酸二铵供应链过程分为磷矿石生产阶段、磷酸二铵生产阶段、磷酸二铵运输阶段和农户施用阶段,其中农户施用阶段选择了东部、中部和西南三个地区。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磷酸二铵生命周期各阶段原材料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过程,建立磷酸二铵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原材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显示,磷矿石开采和磷酸二铵生产阶段是原材料消耗主要阶段,农户施用阶段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阶段。其次,本研究使用ReCiPe中点评价方法针对磷酸二铵生命周期过程中气候变化、化石能源耗竭、淡水富营养化、人体毒性、颗粒物形成、光化学氧化和陆地酸化七种环境影响类型进行环境影响特征化和环境影响标准化处理。结果显示磷酸二铵生产过程对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耗竭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显著,由于施用在国内不同地区,分别占磷酸二铵生命周期相应环境影响类型的34.1%~35.5%和83.9%~95.8%。运输阶段对光化学氧化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显著,占磷酸二铵生命周期光化学氧化环境影响类型的25.7%~60.3%。农户施用阶段对淡水富营养化、人体毒性、颗粒物形成和陆地酸化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显著,分别占磷酸二铵生命周期相应环境影响类型的94.8%~97.3%、84.3%~84.8%、85.9%~89.8%和93.6%~95.0%。磷酸二铵产量对气候变化、化石能源耗竭和人体毒性三种环境影响类型影响较显著,运输距离对光化学氧化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显著,农户施用量对气候变化、淡水富营养化、人体毒性、颗粒物形成和陆地酸化五种环境影响类型影响显著。再次,本研究对磷肥生命周期过程中主要阶段进行了情景分析,具体包括:磷矿石开采阶段选择露天开采情景和井下开采情景,磷酸二铵生产阶段选择相似磷肥企业的磷酸一铵生产情景和磷酸二铵生产情景以及采用清洁能源情景的磷酸二铵生产过程,运输阶段选择公路运输情景、水路运输情景和铁路运输情景,农户施用阶段选择当地常规施肥情景和优化施肥情景四个阶段进行情景分析。最终,为磷肥企业供应链实现绿色化提出几点建议:(1)磷矿石开采阶段应尽量选择露天“缓帮开采”方式,在磷矿体深埋地下开采困难时再选择井下开采方式。(2)磷酸二铵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过程的反应效率,间接减少非再生原材料的消耗,同时研发新技术减少磷酸二铵中重金属含量。(3)运输过程中尽量采用“公路-铁路-公路”的组合运输方式。(4)农户使用过程应该选择优化施肥情景科学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