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缺血预适应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心肌严重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再灌注治疗,但开通病变血管后,不可避免会引起缺血部分心肌发生再灌注损伤,进而有加重心肌损伤,影响再灌注效果及预后。对于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患者在接受专业介入治疗前可能要耐受时间更长,病变更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在急性心肌缺血事件发生时不能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错过了最佳心肌抢救时间窗口,使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额外需要一种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方法对心肌缺血患者提供心肌保护,使得再灌注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远端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也常被简称为RIC或RIPC,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通过诱导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脏器(如心脏、大脑、肝脏、肾)对随后发生的严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产生保护作用,但其机制还并不十分明确,既往既往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发生时,应用RIPC可减小急性心肌缺血的心肌梗死面积,并且在围术期术前应用RIPC,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CABG和PCI术中肌钙蛋白释放,减少心肌损伤。我们通过QFR探究RIPC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有助于RIPC临床应用的证据支持和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定量血流分数和微循环阻力指数来探究短期RIPC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探讨RIPC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随机分为RIPC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CAG后,我们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进一步随机分为单侧上肢(UL)或下肢(LL)组,其中RIPC组进行4个周期的缺血/再灌注循环,对照组进行虚拟RIPC;然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CAG。在每次CAG后测量c QFR,并计算并比较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c QFR-f QFR和IMR。在每次造影前都抽取动脉血离心分离出血浆后立即保存于-80℃冰箱中。使用试剂盒统一分析样本。结果:我们共测量了129例患者的253条冠状动脉。与对照组相比,RIPC组的平均c QFR在RIPC后显著升高(P<0.001)。另外,有23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IMR>30)纳入本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接受RIPC后,IMR(P<0.001)及c QFR与f QFR之差(c QFR-f QFR)(P<0.001)均显著降低。共采集了91名患者血清样本,RIPC组45人,对照组46人,RIPC组第二次造影时ET-1较之前下降(P<0.001),而BK上升(P<0.001),NO无明显变化(P<0.001),对照组两次测量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RIPC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靶血管的c QFR,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X综合征患者微循环,提升BK水平,减低ET-1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界对易混淆词的研究关注度逐渐升高,这说明我国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领域中的视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所要探讨的易混淆词语“发现”“发生”和“出现”在汉语中是基础词汇,因此对这三个词语进行全面的分析将对汉语学习者有所帮助,同时,也能促使课堂词汇教学技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论文从BCC汉语语料库中分别随机抽取了500例语料作为这三个词语本体研究的基础,从句法、语义两个层面探究“发现”“发生”“出
为改善当前水泥砂浆防渗抗裂能力较差的缺点,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水泥砂浆材料。通过制备不同掺量下的膨润土和玄武岩纤维改性水泥砂浆,测试其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并对水泥砂浆的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泥砂浆中加入膨润土、玄武岩纤维后,可增强其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当混掺膨润土和玄武岩纤维时,掺4%(质量分数)膨润土和0.4%(质量分数)玄武岩纤维的水泥砂浆抗渗压力值最大,较对照组可提高61.11%,抗
碳化导致混凝土碱度下降,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以Na2SiO3、NaOH和Na2CO3为碱激发剂,探究碱激发剂种类与Na2O当量对单组分碱激发镍渣水泥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Na2O当量相同时,单组分碱激发镍渣水泥砂浆的抗碳化性能以单掺NaOH组试件最优,单掺Na2SiO3组试件最劣;用Na2CO3取代部分Na2SiO3可提升水泥砂浆试件抗碳化能力,而取代部分NaOH
<正>《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11月24日讯:11月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有关中医医院关于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志勇、秦怀金参加会议。
期刊
医院的消防工作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极为重要,这是优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消防安全网格化的管理实践,工作人员可以将医院的各个区域分为单元网格并建立一套完全覆盖的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形成网络化和全方位的多维度管理体系,使我国未来的医疗消防管理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
当今世界格局正处于迅速而剧烈的调整变化之中,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正空前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文化也大放异彩,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跨文化交际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德国也不例外,汉语的学习人数逐年上升。在进行汉语教学之余,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肩负起传播中国灿烂文化的责任。本文着眼于中德文化价值观异同,主要以霍
医院消防培训是提升单位消防“四个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培训考核机制建设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安全素养的有效措施。文章总结了医院消防培训工作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灭火、逃生技能考核、消防知识答题考核、体验式和精准培训、规范运维体系以及培训效果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以期为深入探索医院消防培训的形式,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素养提供借鉴。
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和动手能力,如果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从角色心理、角色扮演、朗诵比赛、户外拓展、激励评估等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新乡贤是新时代推进“多治”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由于目前我国乡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健全、多元共治思维缺乏,导致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面临诸多瓶颈。文章拟从环境建设、制度设计、新乡贤自身建设等方面探究破解之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与思想保障。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协同传统文化传承共同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开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新格局;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视角,与精神风貌提升相结合;以实现乡风文明为目标,强化阵地、创新实践形式;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