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沉寂多年的农村家族文化逐渐呈现出复兴的趋势,很多地方修家谱、建宗祠、搞祭礼、修祖坟等活动异常兴旺。学者们对这种复兴现象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对复兴的原因也都作了个人的陈述。本文作者在黑龙江肇东市昌五镇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昌五镇在东北是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移民社区,与关内一些农村社区的村落往往保留完整的家族组织的情况已经不一样,那么这个社区家族文化为什么也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并且家族文化在农村现实发展中仍发挥正向功能呢?这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是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重点采用了昌五镇个案研究法,本文建立的基本研究框架是将农村家族文化纳入到文化资本的框架下加以研究,试图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关系中揭示农村家族文化的现实根源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以张宝三屯为例,分析家族组织与聚落体完全重合的张宝三屯的形成,家族文化活动及其所发挥的功能。得出家族文化的复兴是综合因素形成的,但以经济资本回报作为其复兴的根本动力。第三部分则是以李氏家族为例,分析在市场经济氛围中李氏家族如何自觉的组织家族活动,以及其所发挥的功能。总结出农村社会家族文化资本具有重要的功能,功能一方面是文化资本通过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一方面发挥着教化的功能,体现出“位育”的思想。通过以上那个两部分得出:家族文化资本在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发的,如张宝山屯无人组织却可以实现整个家族统一的行动。另一种是自觉的,如李氏家族自觉的进行传承。这主要与家族所处的经济状态、家族自觉性、职业异质化程度有关。第四部分则是要从纵向和横向两条线索中来分析,家族文化在东北农村社会所起到的无法替代的作用。纵向来描述50年来家族文化复兴的一种必然,横向则将家族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发现家族文化在东北农村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必然,其他文化只是作为它的补充,与其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