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底温度及Gd掺杂对HfO2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衬底温度的HfO2薄膜及不同Gd掺杂量的HfGdO薄膜,其中对于HfGdO薄膜,通过改变Gd靶材的数量来调节薄膜中[Gd]/[Hf+Gd]原子比(其值介于0-72%)。采用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室温光致荧光光谱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分别研究了衬底温度对HfO2薄膜及Gd掺杂量对HfGdO薄膜的成分、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和Gd掺杂量对HfO2薄膜的结构、形貌和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衬底温度的增加,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多重分形谱结果显示: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α值逐渐降低,薄膜表面高度分布趋于均匀。所制备的HfO2薄膜均为单斜相结构,随着衬底温度的增加,薄膜沿(-111)晶面择优生长明显,晶粒尺寸呈增大的趋势,晶格膨胀受薄膜的晶粒尺寸影响较明显。HfO2薄膜的光学带隙分别为5.72eV(RT、5.76eV(200℃)、5.68eV(400℃)、5.73eV(600℃)。Gd含量和退火处理对HfGdO薄膜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Gd含量的增加,薄膜结构变化:HfO2(单斜相)→Gd2Hf207(立方相,Gd:22%-38%)、(GdHf)2O3(立方相,Gd:56%~72%))。经800℃退火处理后,38%Gd-Gd2Hf207薄膜有四方相HfO2析出,而72%Gd-(GdHf)203薄膜有相分离的现象。随着Gd含量的增加,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和光学带隙均呈降低趋势,薄膜的厚度逐渐增加。
其他文献
2004年实验上用机械剥离法得到了单层石墨烯,此项工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引起了人们对二维碳材料的研究热情。石墨烯吸附动力学性能好、比表面积大、载流子迁移率高和可逆储氢等特点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但是石墨烯的大量制备依然是困扰科学家们的难题。目前在实验上多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来大规模的制备石墨烯,但是由于其表面种类繁多的含氧基团和反应过程中易发生团聚的缺点一直被人们所诟病。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
学位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和微纳米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前沿科学研究已经进入微观量子调控领域。纳米尺度的量子点可以精确调控单个载流子的隧穿。量子点的电荷态或者自旋态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闭合轨道理论来解决原子在楔形金属腔中的自发辐射问题。闭合轨道理论是解决原子自发辐射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最近的研究成功的用闭合轨道理论解决了特定
本文通过考虑Rashba自旋轨道耦合,研究了InAs/InAlAs耦合量子阱系统中,局域自旋极化密度随时间演化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量子阱结构尺寸和结构非对称性效应对不同自旋电子几率密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气颗粒物污染成为我国面临的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之一。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大气颗粒物的探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激光雷达是探测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的有力工具,能通过测量发射激光束与大气中颗粒物相互作用的后向散射信号反演不同高度处的气溶胶消光系数,为探测颗粒物的时空变化提供了有效数据。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开展的相关研
在多种多样的电介质材料中,高介电常数(高k)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众多高k栅介质材料中,HfO2凭借其介电常数较高、禁带宽度较大及热稳定性良好的优势,很有希望作为替代SiO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