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佛诞日、孟兰盆节、腊八日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节日是由佛教仪式发展而来,以此纪念和庆祝佛教的重要事件。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佛教节日逐渐在我国出现和盛行,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中国化的改造,逐渐发展为中国式的佛教节日。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发展、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佛教繁盛、转型期,唐宋时期佛教节日的发展情况正是当时社会和佛教信仰发展情况的具体写照。以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三个重要佛教节日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唐宋时期佛教节日的发展情况、节日特点及佛教中国化等问题。梳理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的历史演变过程,具体内容包括节日时间、起源、节俗活动等内容,可知三节日在其演变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祀亲、祭祖、禳灾、欢愉等元素渗入节日中,佛教色彩淡化,节日具体活动变化,逐渐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无异。探究唐宋时期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的发展情况,重点论述这一时期寺院、官府、皇家以及普通民众的具体节日活动。同时以敦煌地区此三节活动为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三节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地域特色。以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三节为中心,进一步探讨唐宋时期的佛教节日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可知唐代佛教节日政治色彩浓重、宗教色彩比较浓重、节日活动展现出唐代所特有的隆重、大气、包容、欢愉气质,这与唐代强大的综合国力、繁荣的经济、稳定的社会秩序,开明的文化宗教政策密不可分;而宋代佛教节日则更深入民间、节日活动更加丰富简洁、宗教色彩淡化、节日世俗化严重、节日经济功能增强。相比而言,宋代佛教节日的中国化程度更为彻底和深入,这与宋代佛教的发展情况有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宋代佛教己彻底完成中国化进的改造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佛教信仰兼容儒、道、俗思想,变得更加全面、丰富、包容,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使得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如鱼得水,渗入百姓日常,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与协调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研究氢气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线粒体功能稳态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培养至第七天左右稳定成熟的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分为:1.对照组(Control组,正常环境下培养);2.氧糖剥夺/再灌注组(OGD/R组,放入缺氧缺糖环境中2h后再灌注阶段放入正常环境中继续24h);3.氧糖剥夺+氢气组(OGD/R+H2组,氧糖剥夺2h后再灌注阶段放入富氢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60例(68耳)突发性耳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30耳)为综合治疗,即用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及能量合剂等西医疗法;治疗组30例(30耳)采
近年来,吉安注册了很多的专业合作社,但是并没有认真履行专业合作社的工作职责,当然也无法创造效益。本论文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有
“热伤风”,中医称“阴暑”,常因室内外气温悬殊,导致汗孔闭塞,骤冷骤热的刺激诱发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口干舌燥、小便黄、全身乏力等症状。“热伤风”除了用药治疗外,用食疗
报纸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经过几年的努力,长兴县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取得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为社区文化的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目前长兴县社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