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节日是由佛教仪式发展而来,以此纪念和庆祝佛教的重要事件。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佛教节日逐渐在我国出现和盛行,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中国化的改造,逐渐发展为中国式的佛教节日。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发展、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佛教繁盛、转型期,唐宋时期佛教节日的发展情况正是当时社会和佛教信仰发展情况的具体写照。以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三个重要佛教节日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唐宋时期佛教节日的发展情况、节日特点及佛教中国化等问题。梳理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的历史演变过程,具体内容包括节日时间、起源、节俗活动等内容,可知三节日在其演变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祀亲、祭祖、禳灾、欢愉等元素渗入节日中,佛教色彩淡化,节日具体活动变化,逐渐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无异。探究唐宋时期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的发展情况,重点论述这一时期寺院、官府、皇家以及普通民众的具体节日活动。同时以敦煌地区此三节活动为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三节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地域特色。以佛诞日、盂兰盆节、腊八日三节为中心,进一步探讨唐宋时期的佛教节日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可知唐代佛教节日政治色彩浓重、宗教色彩比较浓重、节日活动展现出唐代所特有的隆重、大气、包容、欢愉气质,这与唐代强大的综合国力、繁荣的经济、稳定的社会秩序,开明的文化宗教政策密不可分;而宋代佛教节日则更深入民间、节日活动更加丰富简洁、宗教色彩淡化、节日世俗化严重、节日经济功能增强。相比而言,宋代佛教节日的中国化程度更为彻底和深入,这与宋代佛教的发展情况有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宋代佛教己彻底完成中国化进的改造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佛教信仰兼容儒、道、俗思想,变得更加全面、丰富、包容,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使得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如鱼得水,渗入百姓日常,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