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压力泄放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能源危机及使用传统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掺氢燃料作为一种清洁的可替代能源逐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氢能使用的安全问题是氢气技术应用的关键。因此,本课题基于可燃气体的安全使用问题,通过自主研制的长方体开口爆炸泄放管道,并利用高速摄像、压力传感器等测量手段,研究了管道内甲烷/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火焰传播特性,对不同开口面积、不同泄放膜的静态开启压力及障碍物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揭示了管道内甲烷/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火焰传播规律和泄放特征。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了一套可用于高速摄像系统捕捉动态火焰变化历程的小尺寸气体爆炸压力泄放实验管道,并利用泄爆系统、点火装置、配气系统、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等搭建了多元气体爆炸压力泄放实验平台。(2)甲烷/氢气/空气预混火焰传播进程中会形成压力波,同向压力波对火焰传播具有促进作用,反射压力波对火焰传播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泄放开口面积大的情况火焰传播速度峰值较大,达到峰值的时间更长。(3)预混火焰传播前期是火焰阵面结构在压力波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后期是湍流火焰的发展历程。泄放膜片破裂主要是由火焰和爆炸压力的共同作用引起,动态泄放压力Pv小于静态开启压力Pstat,且随着泄放膜片的厚度越大,两者的偏差值越大。(4)通过对长方体管道内置有障碍物的实验发现,管道内甲烷/氢气爆炸压力的发展过程包含3个阶段,分别为缓慢上升、快速增长以及急剧下降,而管道内火焰传播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障碍物对管内火焰传播产生显著影响,火焰阵面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并导致火焰传播速度加快。
其他文献
地球上绝大多数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存在,它们附着在固相颗粒、植物根际、海洋沉积物等表面。土壤中微生物丰度高,是生物膜形成的潜在区域,土壤生物膜在作物生产、土壤改良、
氮、磷是土壤中的限制性养分元素,其有效性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活性,调控着土壤有机碳矿化与养分元素的积累。土壤中碳、氮、磷的循环过程相互耦合,密切相关。碳作为土壤
目的:手术联合蒙药那仁满都拉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质量改善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40岁患精索静脉曲张的育龄男性,并且精子检查按照第五版标准符合少、弱精子症的诊
偏远地区的工程结构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然而这些结构在服役期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损伤和缺陷。如若安全储备和预警不足,则会导致服役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在社会高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加剧和能源短缺的危机已经是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同时又非常丰富,在提升太阳能利用率方面已经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焦点。用光电化学(PEC)技术来分解水,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的可行性办法,如果能够大面积使用,就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量产。在PEC分解水的应用上,光电极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光阳极材料的PEC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失调和内脏敏感性增加可能与IB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CBS-H2S信号通
桥梁在服役过程中,结构超限、材料老化、环境腐蚀、疲劳效应等因素都会不可避免的导致结构产生损伤,使得桥梁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桥梁的通行性能,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蒙黄河大桥工程为背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晋蒙黄河大桥的监测要求,设计并研制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依据整体设计方案进行软硬件的搭建。系统硬件部分采用主机汇总+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总称,广泛存在于微生物胞外及其聚集体内部。EPS组分与矿物
全球自然和耕作土壤所排放的氧化亚氮(N2O)约占全球N2O排放量的70%,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产生N2O的主要过程,羟胺(NH2OH)作为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是形成N2O的重要参与者。因其检测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针刺调治学龄期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为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