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大鼠脊髓水平神经递质的影响,初步探讨银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否有中枢镇痛机制的参与。方法:将24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1)正常组: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刺激;(2)模型组:采用打击右股内侧肌结合运动疲劳建立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而后正常饲养;(3)银质针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行银质针治疗。各组大鼠在治疗2周后测定热缩爪潜伏期、右股内侧肌肌电图自发电活动发生频率。取右股内侧肌,HE染色切片观察形态学变化,检测脊髓L4-6节段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P物质(substance P,SP),及5-羟色胺(5-H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热缩爪潜伏期降低(p<0.01);右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频率增加(p<0.01);脊髓nNOS、SP表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银质针组热缩爪潜伏期明显升高(p<0.01);右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频率明显降低(p<0.01);脊髓nNOS及SP表达明显降低(p<0.01);5-HT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银质针治疗可以增加脊髓后角5-HT及降低SP、nNOS的表达,提示可能通过对疼痛相关中枢神经递质的调节发挥治疗作用。2.银质针治疗可以改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局部肌肉的病理状态,促进肌肉组织修复。3.银质针治疗能够减轻热痛觉敏感,提高热缩爪潜伏期。4.银质针治疗可减少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局部肌肉自发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