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氮素是土壤肥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氮肥的大量施用,带来了许多弊端,例如肥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等,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土壤供氮能力,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核心问题,而研究和选用适宜的土壤供氮能力测试方法及指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以不同肥力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短期通气培养和多种有效氮化学测定方法,研究通气培养、化学提取测定的土壤有效氮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各有机氮组分的关系,并对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与培养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果是:1.通气培养表明,无论是否包括起始矿质氮,培养测定的有效氮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之间都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然而,培养测定结果与有机质、全氮之间并没有稳定的比例关系,培养法测定的土壤有效氮与有机质、全氮中易矿化部分的关系更加密切。2.通气培养测定的土壤有效氮与土壤各有机氮组分关系密切程度不一。培养测定的有效氮主要来自于酸解氮,与酸解总氮、氨基酸态氮、铵态氮、氨基糖态氮的相关性较好,而与酸解未知态氮、非酸解态氮相关性较差。进一步分析表明,氨基酸态氮、铵态氮是培养测定有效氮的主要贡献者,并以氨基酸态氮为主。3.不同化学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氮结果与有机质、全氮关系较密切,与有机质、全氮中易于被化学方法提取的部分关系更加密切。在与有机质、全氮的关系方面,化学提取方法与培养方法之间以及不同化学方法之间并无明显差别。4.不同化学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氮结果与各有机氮组分关系不一。有些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与培养方法相同,即以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为主要贡献,氨基酸态氮为主;有些结果与土壤培养不同,尽管仍以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为主要贡献,但是以铵态氮为主;个别化学方法仅以铵态氮为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