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的新视角—用礼貌理论分析老舍作品中的会话含义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貌对所有文化来讲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礼貌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学者们在社会交际中以及语言与文化等方面对礼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理论探讨。 本文的目的是运用礼貌理论分析老舍作品中丰富的语言内涵,探讨语用学在分析人物性格方面的运用。根据本文的内容需要,本文以Brown and Levinson的面子策略、Leech的六条礼貌原则、以及顾日国的称呼准则和贬己尊人准则作为理论框架,来探讨老舍作品《茶馆》中的会话含义。无论是从它的语言艺术还是从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方面来讲,老舍作品《茶馆》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探讨礼貌理论同时,重温老舍的不朽之作是可取的。 本文认为Brown and Levinson的面子策略,Leech的六条礼貌原则、以及顾日国的礼貌准则能够解释老舍作品《茶馆》中的礼貌现象并产生丰富的会话含义。英语中的面子与中国文化中的脸面存在着区别。要面子现象在《茶馆》中尤其突出。Leech的损和惠的关系体现了礼貌的程度。顾日国的称呼准则和贬己尊人准则在文本及译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礼貌是一个普遍现象。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和汉文化都受礼貌的制约。只是侧重点不同。本文认为礼貌现象在《茶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产生了丰富的会话含义。礼貌现象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语用视角,用礼貌理论分析老舍作品中的会话涵义。本文认为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把语用的研究和文学作品的分析有机地结合,将会推动语用学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希望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语用学的研究领域里用礼貌理论对老舍《茶馆》的语言特色,《茶馆》的翻译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讨,为语用学开拓更广泛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外语教学不仅是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