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一端连着学生的未来,一端连着民族的未来。因此,教育改革需要进入课堂层面,课程改革需要落实到课堂中去,这样的改革才是有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而当前的传统课堂、知识课堂存在三大困境:一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要求;二是无法切实推进信息时代教师进步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三是无法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应试水平。基于此,课堂革命势在必行。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改革折点下应运而生,通过实证调研、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案例,剖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存在的问题,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拟出对策建议,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及教学人员的重视,将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建构研究纳入实践层面,持续研究、累积经验,实现真正的“转识成智”。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在对已有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智慧与知识、智慧课堂与知识课堂进行概念内涵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点,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智慧追求从德育、生活、智识三个维度进行阐释。接着探寻支撑该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平板电脑构建智慧课堂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制定调查问卷、设计访谈提纲展开调研,发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但也有亟待提升以适应智能化教育需求的方方面面,如教学方法:外表现代,本质传统;教学内容:延伸不足,缺少升华;课堂互动:效度偏低;教学评价:缺少落实,不够科学。第四部分,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挖掘现存问题的主要成因。第五部分,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首先落实与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建构的基础条件,如体制保障,加强软硬件建设;素养提升,强化智慧教师能力培养。其次是具体的构建措施,如巧借智能工具,创新教学方式;贴生活重发展,精雕教学内容;创设智慧情境,生成高效互动;实施多维评价,培养智慧公民。第六部分,结合研究结论,制定基于平板电脑的游戏化教学设计、社交化教学设计。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是以智慧学生为主体、智慧教师为主导、智慧教学为核心的智慧课堂,以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智慧能力为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构建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完善与建设中,它将对课堂变革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跃升产生深远而又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