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式二级行星磨料抛光机床设计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抛光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已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专用技术。针对不同产品、不同表面以及不同要求的表面抛光方法很多。本论文聚焦近年来的热门3C产品,即手机相关零件抛光问题,对采用游离磨料加工的机床开展设计研究。  目前,市场上进行游离磨料研抛的设备主要有行星式平面研磨机床、卧式行星滚筒研磨机和立式行星磨料抛光机等。行星式平面研磨机床主要用于零件平面的研磨抛光,无法满足曲面加工要求;卧式行星滚筒研磨机主要用于小型零件自由滚磨加工,存在零件之间相互碰撞和划伤的可能;立式行星磨料抛光机床为非自由且固定轨迹的抛磨加工,主要用于圆柱类零件的表面光整加工,但实际上相关行业也在尝试应用于手机中框类零件抛光加工。  本文通过A企业目前采用立式行星磨料抛光机对手机中框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特点进行研究,从改进和提高机床加工工艺性和加工效率入手,设计适应手机中框复杂曲面,能够多工位同步加工,具有流水线生产特性的抛光机床,本文完成主要工作如下:  (1)研究立式行星磨料抛光机对矩形手机中框的抛光工艺特性,采用外形与手机中框相似的矩形工件进行抛光工艺实验,较系统地研究抛光时间、抛光转速、磨料粒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矩形零件抛光后容易存在长短边表面粗糙度不一致的现象,特别是可能造成矩形件顶角处过度磨损的规律;  (2)根据立式行星磨料抛光机的工作原理,对其二级行星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工件运动轨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抛光转速、抛光时间以及各级齿轮的传动比等参数对工件运动轨迹的影响规律。由此解释实验中矩形零件顶角过度磨损的原因;  (3)针对立式行星磨料抛光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差动式二级行星传动方案,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调节机构转速比大小,可控制工件抛磨点的运动轨迹分布和形态,因此对于手机中框类矩形零件,可以控制距离工件旋转中心最近和最远抛磨点的轨迹长度差值变化,由此拟定差动式二级行星磨料抛光机设计方案;  (4)根据上述基础理论工作,并结合相关抛光工艺技术参数,确定差动式二级行星磨料抛光机床的设计参数、驱动方案等,建立抛光机床三维设计模型,并提出其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方案,直至完成工程图纸设计。
其他文献
浓差极化现象和膜污染是在超滤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时遇到的棘手问题.为了有效地提高膜过滤速度,人们提出并应用了各种各样的强化手段,其中以外加直流电场和荷电膜的强化效果较
本课题为柔性转子多转速多平面动平衡检测系统研究,主要以多级高压水泵转子为对象,以期解决柔性转子动平衡问题。针对两种不同工作转速的高压水泵转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动平衡法,即转子的工作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区时,转子动平衡方法为两转速三平面平衡法;转子的工作转速超过二阶临界转速区时,转子动平衡方法为三转速四平面平衡法。多转速多平面动平衡检测系统分为上位机与下位机两大部分。下位机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振动信号
期刊
采用实验设计法对Bacillus subtilis ATCC 21616生产腺苷的培养基中两个重要成分(酵母粉和玉米浆)进行优化和探讨。通过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腺苷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回归方程与典型相关法寻优得出,当酵母粉为7.27g/l,玉米浆为51.84 ml/l时,预测腺苷产量可达9.84 mg/ml.在最优条件下,实际产苷量为9.62 mg/ml,与原培养
期刊
期刊
酵母β-1,3-D-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调节剂,它能够诱导生物活性、提高宿主免疫功能。本文以药用酵母粉为原料,采用一种新的工艺来制备β-1,3-D-葡聚糖,并对其羧甲基化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