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六十年代生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业已跃升为当代全球性的“人类困境”。感受这一危机和困境最早也是最深的西方发达社会,率先在实践层面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掀起了影响甚大的生态政治运动。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由最初的环保之争凸现为当代的政治交锋。其中红党与绿党围绕如何摆脱“人类困境”这一时代性课题展开的理性探索与思想碰撞,迅速在西方刮起了“生态政治”这一绿色理论风暴,并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政治格局。生态政治哲学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焦点。因此,研究生态政治哲学这一新的理论思潮,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它要求我们哲学工作者对西方生态政治理论迅速作出哲学概括,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破解全球性环境难题提供新的视野和理论,为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迪。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野,以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如何走出生态危机”的平台上,使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分别以现代与后现代维度平等地展开理论的对话与精神的交流,从中考察、梳理和分析当代西方生态政治哲学。文中从理论与现实的层面阐述了生态问题何以是个政治问题,并概括了西方生态政治运动发展的特征与趋势;透析了红与绿生态政治哲学新思维在政治哲学主题、思维方式和哲学价值取向上的三大新颖表现;比较了红绿双方在生态危机的性质、根源认定上的共识与差异,指出了双方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上有着天然的一致性,而在具体的归因上,前者直指资本主义制度,后者归罪于现代性危机;深入分析了红绿在人类中心主义、启蒙理性、物质主义和人类发展上的理论主张,认为双方差异多于共识,更多地表现为扬弃与解构的对立;考察了双方在自由与正义、权利与平等、民主与国家等生态政治哲学范畴方面的思想,指出了红绿派更多地则重于人类中心范围内的改进和完善,绿绿派更强调生态中心主义式的超越;比较分析了他们各自走出“人类困境”的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认为红方坚持制度的重构,主张建立生态社会主义,而绿派则坚持制度框架内的改良,呼吁建立绿色资本主义;尝试了以交往实践观整合与超越红绿生态政治理论;最后探讨了红绿联盟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