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不断变化和更加侧重风险管理的背景下,价值增值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行为导向,为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谋取利益和创造价值成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发展历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不仅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同时对公司治理和内控起到监督、评价的作用。随着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职能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对财务报表的检查上,而扩展到如何最大程度增加企业价值,由此完成从传统型内部审计向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大转变。内部审计的地位愈加重要,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企业整体目标紧密相连的、以价值增值为导向的、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来判断内部审计创造的价值。就我国来说,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相对匮乏,这不利于内部审计部门更好地为企业发挥增值效用。因此,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进行研究,探讨内部审计的增值机理,为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理论指导和一定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基本问题、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搜集整理,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综述分析,以此了解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找到本论文的研究起点,并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及其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及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产生、增值机理、绩效和绩效评价的概念界定等,为本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我国目前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再次通过对比分析四个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各自优缺点和适用性,确定综合使用绩效棱柱法和平衡计分卡作为本文绩效评价的方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标权重赋值,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内部审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取了某公交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作为评价对象,通过绩效评价模型的具体运用验证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