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标记理论视域下《青铜葵花》英译本风格再现探究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文轩,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其代表作《青铜葵花》出版后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并已翻译成多种不同语言。其英文版本由翻译家汪海伦翻译,她凭借《青铜葵花》译本获得了2017年马什翻译文学奖。国内诸多学者主要研究译者的翻译策略或者《青铜葵花》的译介问题等,但针对原文本风格再现的得与失尚未有足够的研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们通常借助一些“抽象性术语”对文本风格特征进行论述,抽象性术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文本的风格特征,但从语言学视角出发,则缺乏科学的定义,因而内涵模糊。因此,文学作品风格的可译性更是成为了译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刘宓庆认为风格的分析不能脱离语言的形式结构分析,译者只有在对原文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使译文再现原文的风格。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能让译者从语言形式上识别原作风格特征,为译文风格再现提供直观依据,使得风格特征的探究更具有可操作性。笔者基于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首先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四个层面分析了原文的形式标记,从表达技巧、原文的内在特质及作者的内在性情三个方面分析了原文的非形式标记。在分析形式标记与非形式标记把握原文风格特征的基础上,接着探究译者再现原文风格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同时探究译文风格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一方面,译者十分注重原文风格在译文中的再现。在语音标记再现方面,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再现原文儿童语言的韵律感。在词汇标记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在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或者动物时,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又能让异域小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在处理敏感词汇的问题上,译者多采用改写的方式。在修辞手法再现方面,译者忠实于原文,采用了相对应的修辞手法,运用直译和增译的方式保留儿童文学作品具有想象力和夸张力的风格。另一方面,译文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风格缺失的现象。在语域标记方面,原作使用了一些方言来体现乡土文学的特色,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译者未能译出其深层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风格的缺失。在写作技巧方面,为了暗示人物命运以及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引发小读者深思,作者在叙述时采用了埋伏笔的方式。而在译文中,译者将其省略不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作风格的完整再现。汪海伦的《青铜葵花》英译本虽然存在风格缺失的现象,但总体而言,译文合理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
其他文献
海洋科普教育活动意义重大。以海洋场馆与学校结合的模式开展的海洋科普教育活动,科普效果显著,是组织海洋特色活动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式。论文围绕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的
在抗战相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从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同情以致支持民主革命,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与抗战建国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进步分子,被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因其年高肝肾不足,筋骨懈惰、致颈部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退化,骨赘增生等使椎间孔变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所产生的一
小儿施行手术和麻醉多不能配合.近年来我们以氯胺酮为基础麻醉,将芬太尼与异丙芬联合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增强了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药使用剂量,减轻了内脏牵拉和神经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