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能源合作发展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o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传统能源的日益耗竭,单靠传统能源已经难以保证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加之传统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愈发严峻。各国开始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中日两国本身是能源消耗大国,大部分能源靠进口;而且,其自然资源贫乏,自给能力差。且随着中日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其资源需求量还会不断上升。虽然两国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不同,还存在着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是近年来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加之两国在新能源发展领域的优势各不相同,双方实现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整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日新能源发展与合作现状分析。首先,介绍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现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还处于后工业时代,经济的发展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能源。但是随着传统能的日益耗竭,及传统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单靠传统能源已经难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到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在产业政策上给予了新能源产业极大的支持,新能源宏观政策逐渐完善。重点鼓励发展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虽然,中国政府努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但由于新能源本身的局限性,加之我国又处于起步阶段,使得我国新能源的发展除水力发电,太阳能利用外,其他新能源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其次,介绍日本的新能源发展现状,日本资源的严重贫乏使日本的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新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使用新能源的国家。最后介绍了中日新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及现状,中日合作是大势所趋,并且两国在新能源发展领域各具优势,实现合作可以做到双赢。早在2003年中日两国就针对能源合作展开过讨论,但是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第二部分是新能源合作的理论基础。首先系统介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源保障。但一次性资源的有限性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无可避免的会带来环境问题,而经济的放缓甚至停滞并不能改善环境问题。综上,我们得出新能源的发展是我们摆脱经济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而新能源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国际间的合作,可以说,新能源合作是世界发展新能源的一大趋势,能够有效的拉动本国经济的增长,解决环境问题。本文构造新能源合作指数能够很好的衡量新能源合作带来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第三部分是新能源合作效应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了1991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具体研究新能源合作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了中日实现新能源合作能够有效的拉动两国的经济发展,降低对外来能源的依赖,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增长,从而论证中日新能源合作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中日新能源合作的政策建议。首先介绍了中日新能源合作目前存在的障碍,包括缺乏明确的投资合作机制、法律机制不够健全、传统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分歧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等。然后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建立自下而上的合作方式、建立实际可行的“软议程”、加强监管框架的协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正式的能源合作机构、促进官方及民间的友好交流等。总之,中日在可再生能源上的合作基础广泛,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市场,日本拥有的资金,先进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法律和法规,市场管理和机制建立等方面的经验,在节能和市场运作上做的很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到形成一个高层次的经济和贸易合作论坛,中国和日本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互利双赢。相信中日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期,进而成为中日经济的新增长点。
其他文献
日本情报工作历史悠久。《孙子兵法》对日本早期情报思想具有深刻影响。明治维新前的情报工作主要服务于国内政治斗争。明治维新后实现了情报系统的近代化,情报工作主体扩大
电力系统是一个由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用电环节构成的大系统,自动化装置和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对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避免事故发生起着重要的
六千多万英国人将做出一个重大决定:留在欧盟,还是离开欧盟?6月23日,这场事关英国和欧盟未来的公投就要举行。自4月中旬公投拉票活动开启以来,无论是脱欧派还是留欧派,相关辩
期刊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智能配电网应能迅速检测和隔离故障,并迅速恢复非故障失电区负荷供电,以实现智能配电网的自愈功能。传统的故障恢复方法虽能得到理想的供电恢复方案,但收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策略、技巧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症状、激素水平变化
目的总结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脑桥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桥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病灶。采用常规马蹄形切
目的探讨垂体性库欣病经蝶手术后延迟缓解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垂体性库欣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经蝶手术。根据术后血、尿皮质醇水平分为即刻缓解组、延迟缓解组和不
传统的抽样调查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理论推导,缺乏实际应用,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真正掌握其中方法,不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课题组对实际抽样时整群抽样
目的探讨圆锥、终丝起源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圆锥、终丝起源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腺瘤术后垂体脓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蝶垂体腺瘤术后垂体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1例因脓液溃破入颅内,急诊行开颅手术清除脓液;1例行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