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BS催化剂能将前手性酮类还原成手性仲醇,具有对映选择性高、产量高、稳定性好、反应速率快等优点。反应完成后,催化剂能以前驱体盐酸盐的形式回收,但过程繁琐,回收率低。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BS催化剂能将前手性酮类还原成手性仲醇,具有对映选择性高、产量高、稳定性好、反应速率快等优点。反应完成后,催化剂能以前驱体盐酸盐的形式回收,但过程繁琐,回收率低。虽已有相关的负载方法被报道,但在工业化生产中仍然面临着催化剂回收困难、选择性低等问题。本研究以N-BOC-反式-4-羟基-L-脯氨酸甲酯为原料合成苯乙烯型功能单体,分别以聚合物微球和聚醚Pluronic F-127为载体材料,将功能单体分别接枝到两种载体上,再经甲基硼酸缩合反应制备了毛发微球型CBS催化剂和新型CBS凝胶催化剂。两种载体支载的CBS催化剂能够利用异相催化实现催化剂的快速分离,将其应用到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中,进一步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对支载催化剂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支载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情况。毛发微球型CBS催化剂在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当功能单体摩尔分数为60%、催化剂用量为16%、硼烷试剂用量为1.1%,反应温度为30℃时,苯乙酮转化率为98.5%,产物苯乙醇ee值达94.3%。反应结束,通过离心操作,毛发微球型CBS催化剂能实现与产物的快速分离。复用的催化剂的选择性仍然可达93%以上。新型CBS凝胶催化剂在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当以THF为反应溶剂,苯乙烯型功能单体摩尔分数为50%、催化剂用量10%、硼烷试剂用量为0.8%时,苯乙酮转化率98.8%,苯乙醇ee值为95.3%。苯乙醇ee值基本达到均相催化反应水平。催化剂循环利用5次,选择性仍在90%以上。
其他文献
水合物的生成、生长、聚集和堵塞,给深水油气管道内的油气集输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水合物在油气管道壁面的生长严重制约了海上油气的开采,目前对于水合物在管道壁面生长沉积
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矿用降温系统及设备的研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考虑矿井的高温高湿高粉尘环境,保证翅片式空冷器的长效运行显得十分重要。针对目前翅片式空冷器积尘状态下换热效率低、通风受损的问题,本文以翅片式空冷器翅片表面抑尘降尘为研究目标,提高翅片式空冷器对积尘的承受能力,间接提高了空冷器的换热效率,对翅片间距和翅片材料进行了优化。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粉尘的运动性质及规律,从
为了提高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将支路交换算法与变邻域搜索算法融合为一个两层算法用于配电网静态重构,并将改进的仿射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用于配电网动态重构。通过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了重构算法的优良性能。首先,论文研究分析了基于节点分层的前推回代潮流计算算法和考虑风力发电机随机出力的重构场景模型。采用节点分层策略分析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基于此策略进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国内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油井采出液的含水率超过95%,提高油井的产量是保持油田稳产或者增产的重要途径。在提高排液量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油井工
苏氨酸(Threonine)是人和动物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广泛用于农业、医药和食品等行业。随着苏氨酸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和利润率的下降,尽快提高菌种生产水平尤为
煤矿井下作业地点特别是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居高不下,给井下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及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了巨大威胁,而喷雾降尘技术作为我国煤矿采用的首要防尘措施,以其操作简便、经济、降尘效果较好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综合防尘技术依然存在雾化效果差、控尘效果局限性较大等问题,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与现场应用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综掘工作面多级雾化降尘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对研究成果
目的:利用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测方法对已建立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液态芯片20种病原体快速检测技术进行验证(包括12种病毒:人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1型、人副流感
油气资源是能源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油田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甚至不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面临废弃。作
文艺的大众化思潮是过去100年间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思潮之一,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爆发而产生的。从新文化运动至今,经历了带启蒙性质的“化大众”到成为大众的“大众化”再到
水力致裂是一个流固耦合的过程,但目前针对于水力致裂机制的研究却很少考虑实际流体渗流和地层应力的耦合作用。且传统流固耦合理论是建立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其仍然无法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