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媒介所构建的教师形象,对教师认识自身及外界认识教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新闻成为人们了解时事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网络新闻的教师媒介形象呈现研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目前以此为主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网络新闻中教师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构造月的抽样方式,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为目标媒体,抽取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212条教师报道的有效样本,利用定量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网络新闻构建了怎样的教师媒介形象及在构建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研究发现:(1)网络新闻媒介构建的教师身份特征为:①以男性教师为主,男性教师是女性教师的两倍多;②以城市教师为主,城市教师的数量是农村教师的2.7倍;③东部教师数量最多,是中西部教师数量的总和;④高等教育阶段教师数量多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教师数量;(2)网络新闻媒介构建的教师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为:①对教师正面报道要多于负面报道,正面报道比重为42.5%,负面报道比重为29.2%,其余为中性报道或争议性报道。②教师正面形象主要有:坚守教育岗位、为教育全身心付出,情系学生、奉献爱心,聪明才智、贡献突出。③教师负面形象主要有:殴打、体罚学生,违法、违规、犯罪行为,违背伦理的行为。研究表明网络新闻对教师媒介形象的构建是偏颇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话语权的偏颇,即存在媒介中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如女性教师、农村教师、中西部教师、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和初中等教育阶段教师话语权不足,是媒介中的弱势群体;二是教师正面形象的偏颇,因为正面教师形象偏于圣人化。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偏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自古以来对教师圣人化要求的文化氛围:二是网络新闻媒介的信息成本影响他们对于信息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