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光因子对辽宁粳稻主栽品种的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对辽粳294和辽盐16在2001年~2005年的品质表现与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与糙米率、垩白大小、长宽比呈正相关,与垩白度、粒宽、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太阳辐射量与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大小和糙米率呈现负相关;降雨量除了与垩白度和胶稠度的相关较小外,与各品质性状之间都有较大的相关性。2.以沈农9765、辽优267等10个水稻新品种为试材,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对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温光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期
其他文献
大豆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是大豆净光合作用的重要标志,是最终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常规的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测定方法主要是大田取样后进行室内测定,其结果相对准确,但费时费力、难以大面积开展,并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近年来,由于光谱测量具有简便、快捷、非破坏性等特点,因此,在植物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中对植物光谱仪的利用相当广泛。国内外对主要作物的高光谱遥感研究都有所开展,其中也有很多对大豆
学位
端粒相关序列(telomere associated sequence)具有种属间的特异性,可以作为研究和定位染色体末端的标记。本文采用9个端粒重复序列单引物对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和野生大豆进行端粒相关序列的PCR扩增,其中7个引物可以扩增出大小不同的特异性DNA片段。拟南芥型端粒引物扩增得到的PCR产物条带清晰,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将扩增得到DNA测序,并对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染色体
学位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寒冷的稻作区,全省被分为六个积温带。黑龙江省东部的第二、三积温区是全国优质粳稻主产区,但在水稻生产上仍然存在优质不高产、增价不增收的问题。因此针对黑龙江省东部稻区水稻生产的实际,选用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水稻所具有代表性的6个水稻品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取样调查的方法,开展不同水稻品系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明确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形成的内在联系,对提高该稻区的水稻单产水平、增
学位
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利用逆境诱导型启动子驱动抗逆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是培育抗逆作物新品种的有效方法。克隆新的逆境诱导型启动子与抗逆基因,将诱导型启动子成功应用于转基因植物中,调控抗逆基因的表达是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而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启动子和目标基因的功能是关键。但目前,用于抗逆基因与启动子功能鉴定与表达调控分析的体系都有其局限性。对此,本研究以诱导型启动子(AtRD2
学位
1.水稻品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分离培养方法对野生稻、常规稻及杂交水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常规及杂交水稻植株内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共分离到29株内生细菌,29种分离物进行Sherlock MIS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相似度系数大于0.5的有27个细菌,隶属于11个种, 5个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
学位
针对目前,基层草牧场基础数据不健全,管理手段滞后,管理工作以手工记录为主,不便于数据的即时更新和科学管理,实际工作效率低下。新形势与新技术要求下,科学合理地管理草牧场,实现草牧场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为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课题。鉴于此,本文以内蒙古阿巴嘎旗为研究区,在全球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支持下,以GIS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县级草牧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综合
学位
本文以田间试验为依据,研究了密度、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穗型小麦烟农19和兰考矮早8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和氮肥基追比例对不同穗型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两种穗型小麦最终的成穗率均随着氮肥基追比例增加而减小。密度对多穗型小麦烟农19叶面积指数影响表现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氮肥基追比例影响表现为在相同密度下,氮肥基追比例5:5处理表现较高。密度对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叶面积指数影响表现为
学位
玉米(Zea Mays L.)属禾本科玉米属(Zea L.),是集“粮、经、饲”于一体的三元作物,也是总产和单产第一、贸易量第二、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农作物。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不仅对玉米的产量,而且对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各种育种手段来提高和改善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研究,一直成为农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重大课题。本论文以20个重离子辐照的玉米自交系M3代稳定变异株系和4
学位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 C22H22O8)属于木脂体类(lignans),主要存在于小檗科(Berberidaceae)多年生草本类群鬼臼亚科(Podophylloideae)八角莲属(Dysosma Woodson)、桃儿七属(Sinopodophyllum Ying)、山荷叶属(Diphylleia Michx)及足叶草属(Podophyllum L.)植物中,其中尤以桃儿
学位
本研究以窄头橐吾(Ligularia stenocephala)、大头橐吾(L. japonica)的成熟种子、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植物激素、碳源、基本培养基、活性炭等因素在无菌材料获得、增殖、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中的影响,筛选出两种橐吾属植物的最优技术参数组合,建立组培快繁体系,进而提高其商业化生产效率,为专业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试验中的培养基方案均采用单因素或双因素完全对比设计,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