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文献显示,当保持原有要素投入不变时,若我国国内市场分割造成的效率损失被矫正,那么制造业的增加值将上升约5个百分点;且该数字只是大体衡量了市场分割的静态损失,一旦将动态损失考虑进去增长率会更惊人。究其根源,只有真正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国内市场的贸易壁垒才能最终被打破,要素配置扭曲才能得到矫正。互联网具有突破时空距离障碍的特性,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市场准入、交易规则和物流体系等来消除省际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大市场。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绕过国内市场分割进行跨省投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国内市场分割和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然后查阅资料阐述了我国电子商务的不同发展阶段,收集数据绘制图表系统地研究了其现状,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探讨了电子商务应用对企业进行异地投资的作用机制,之后运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针对电子商务高速发展阶段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进行了 DID和DDD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行业层面来看,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使得制造业中服装与耐用消费品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进行异地投资的可能性增加了;从企业个体层面来看,电子商务对于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还与企业自身使用互联网的频率有关,具体表现形式较复杂;从区域层面来看,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进行异地投资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了。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结果,本文最后分别从地区、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对于我国企业更好享受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