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动合成微纳米马达的仿生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ua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造微纳米马达是在微纳米尺度上将化学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或运动的人工器件或装置。受自然界生物分子马达运动的启发,人们已经设计并构筑了各种可进行自主运动的人造微纳米马达,比如依靠分解过氧化氢为燃料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运动的化学催化微纳米马达。但是大多数马达的制备过程复杂,难以进行表面修饰,同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较弱。本文结合可控组装技术以及仿生设计思路构建自驱动仿生纳米马达体系。我们首先通过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一种自驱动天然聚合物多层管状纳米马达。这种纳米马达主要由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天然聚合物组成,纳米马达的运动速度可以通过燃料浓度进行调节,运动方向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进行控制。同时升高温度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提升马达的运动速度。与以往基于金属和的微纳米马达相比,本部分研究工作所构筑的聚合物多层管状纳米马达的突出优点在于:(1)由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天然聚合物组成;(2)兼具自驱动纳米马达和智能药物载体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筑了以蛋白质为组装基元,具有生物降解性质的自驱动纳米马达作为智能运载体用于药物的高效装载,靶向癌细胞运输,最终实现药物的近红外光响应性可控释放。这种纳米马达通过模板结合层层组装胎牛血清和聚赖氨酸而成。这种纳米马达通过生物催化气泡驱动和外源磁场引导可以将装载的阿霉素快速运送到靶向癌细胞处。纳米马达内部装载的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催化活性,极大地降低了纳米马达进行气泡驱动时所需要的过氧化氢燃料浓度。通过向纳米马达内部引入含有水凝胶的方法提高了纳米马达的药物装载量。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纳米马达的金纳米粒子发生光热效应使明胶水凝胶发生相转换从而将装载的阿霉素快速释放并有效杀死周围癌细胞。这些由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纳米马达完成药物靶向运输和可控释放后,纳米马达在生理条件下发生酶促降解,因此降低了纳米马达使用中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毒性。为了调控催化聚合物纳米马达运动,本论文提出运用近红外光照射实现人为控制聚合物多层纳米马达的“启/停”运动,这种纳米马达首先利用模板结合层层组装技术并随后沉积铂纳米粒子在纳米马达内部以及在纳米马达外表面形成一层金纳米壳,然后将肿瘤靶向肽修饰到纳米马达外层的金表面。在临界过氧化氢燃料浓度下,纳米马达无法运动,然而当受到近红外光的照射后,纳米马达表面发生光热效应使得附近的溶液温度升高,加速了化学反应速率及物质的扩散速率,进而产生更多的氧分子并形成氧气泡,最终启动催化纳米马达的运动。最后纳米马达的靶向识别能力以及随后的通过高强度近红外光照射产生的光热效应可以杀死癌细胞。本章的创新在于提出金纳米壳包裹马达可在临界化学燃料浓度下,采用近红外光对纳米马达启停运动进行控制的新方法。为避免化学驱动马达使用过氧化氢燃料对生物医学应用产生毒性,本论文制备了无化学燃料、近红外光驱动的聚合物多层膜纳米马达。这种新的纳米马达是通过模版结合层层组装技术并随后在内部沉积金纳米壳完成。近红外驱动纳米马达可以实现沿纳米马达的轴向进行单方向运动。纳米马达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60μm/s。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关于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光热效应的理论模型,揭示自热泳是纳米马达近红外光运动的驱动力。本章所提出的近红外驱动马达创新处在于马达运动无需使用化学燃料,理论模拟结果得知,自热泳是近红外光驱动马达运动的驱动力。为了提高微纳米马达的功能化修饰水平,本论文构建了超声驱动细胞膜伪装微纳米马达。首先通过金纳米线马达和红细胞膜囊泡发生融合获得超声驱动细胞膜伪装纳米马达。红细胞膜包裹纳米马达可以进行有效并可控的声音驱动,在未稀释的血液中也可以完成有效的驱动。在驱动的过程当中纳米马达表面的红细胞膜保持稳定,因此这种红细胞膜伪装纳米马达可以吸附细胞膜损伤毒素并作为高效的毒素诱饵。在超声场下红细胞膜伪装纳米马达的高效运动加速了马达中和细胞膜损伤毒素效果。此外,本论文还提出天然红细胞作为超声驱动以及磁性控制的功能性红细胞微马达。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被装载到红细胞内后,由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在细胞内不对称分布产生了净磁场,净磁场可以实现红细胞马达在超声运动过程中的磁性控制。红细胞马达在多种生物流体包括血液中可以进行有效的超声运动。由于红细胞马达保留了天然红细胞的生物和结构特征,使其具有一系列常规合成马达不具备的抗免疫细胞吞噬等性质。本章内容的主要创新在于构建了天然细胞膜伪装的超声驱动微纳米马达,这种马达可以在多种生物介质中运动,并且降低免疫细胞的吞噬,用于清除毒素。综上所述,我们基于可控组装和仿生设计思路提出一系列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仿生微纳米马达。相比于常规的合成微纳米马达,在材料方面仿生马达可以由天然大分子构建,同时在运动控制方面还实现了近红外光响应的人为控制。为了避免化学燃料对于生物体的伤害,我们提出无燃料近红外和超声驱动的纳米马达。在微纳米马达功能化修饰中,首次提出通过将合成马达同生命体进行融合而得到红细胞伪装纳米马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细胞为基础的新型仿生微纳米马达体系。
其他文献
在《神秘的河流》中,澳大利亚女作家格伦威尔放弃了以往单一的女权主义写作模式,把目光投向了澳大利亚的过去。她通过殖民者索尼尔个人的经历,再现了殖民时期统治阶级是如何
钙钛矿铁电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存储器、纳米发电机、光电器件及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
刺激响应聚合物材料由于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目前,主客体化学已发展成为构筑新型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大环主体分子葫芦[8]脲(Cucurbit[8]uril,CB[8]),
有些屈光不正患者需要配眼镜,但是由于对戴眼镜存在顾虑而不敢戴。怕戴眼镜会使近视加深,怕戴上眼镜就摘不掉了,还有人说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形。其实这些顾虑是不必要的。
期刊
碳材料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双电层电容器(EDLC)电极材料,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形态结构丰富、导电性好、电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先进碳基纳米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是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胃食管反流(GER)之间是否相关,分析小儿肺炎GER发生情况。方法选取74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检查结果正常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对所
融资租赁业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占行业绝大数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融资难成本高、信用风险这两大主要问题一直制约着其在我国的发展,发展状况与中国经
目的结合大规模病历统计对偏侧咀嚼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的相关性,从而给临床工作以指导.方法本次实验采用在2004
目的对营养支持与认知干预用于老年结肠癌术后患者心身障碍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进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
在综合性大学中,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设计实践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对广告人的实操要求,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适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