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初步建立并形成了多层次、多支柱新型养老保险体系,这其中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保险制度。在城镇范围的建设中,尽管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覆盖了国有企业、部分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城镇中未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者的养老保障仍未得到覆盖。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迅速加重,养老保障的问题日渐凸显。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东北经济区的核心,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根据沈阳市统计局发布的《沈阳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目前沈阳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严峻,年平均增长率大于辽宁省水平甚至全国的水平,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会对沈阳市的社会、经济、家庭等方面产生广泛影响,随之而来的很多问题急需得到解决。本文基于目前沈阳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模式,构建关于城镇居民个人账户缴费水平的精算模型,对缴费水平的调整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确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适度区间,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测算和分析。同时,对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水平的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做到“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文章所涉及的概念的内容做了适当的解释并略有外延,包括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概念、个人账户、缴费水平的概念和在文章中的含义,以及相关的理论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个人账户的确定缴费模式理论、生存公平与劳动公平理论以及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理论。第二章叙述了沈阳市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缴费水平现状,其中包括个人账户缴费模式和缴费水平的现状。存在问题包括参保率低和缴费水平低,不足以应对退休后正常生活的水平。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中,构建了沈阳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水平的精算模型,对个人账户缴费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确定缴费水平的适度上限和适度下限,并对城镇居民在适度缴费水平区间的缴费能力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影响城镇居民选择缴纳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水平的因素。在这一章中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参保居民对个人账户缴费水平的选择及原因做主成份分析,并据此分析影响缴费水平的因素。第五章为文章的结论部分,根据对前文的测算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关于提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水平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以提高城镇居民的参保积极性、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参加个人账户的缴费水平、建立个人账户多元化投资机制以提高回报率、适度提高地方财政对个人账户的补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