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CFCs的时空变化和极地特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为活动排放的含Cl或含Br化合物是破坏平流层臭氧的主要原因.该文在以上海成功地建立了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的高精度分析方法分析测定大气中CFCs(主要为CFC-11、CFC-12和CFC-113)的浓度,得到从1997年11月开始,上海地区的浓度呈缓慢下降趋.这与2-box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果相一致,表明中国CFCs的排放量和生产量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在此基础上,与中国极地考察队合作,在去南、北极的沿途按纬度采集对流层底层大气样品.此外,南极特殊的地理、气象条件导致南极地区臭氧损耗比其它地区更严重.南极大陆的对称地形使南极上空的平流层形成温度极低区域,强烈的绕极地环流的西风将这一地区与周围地区隔绝,即形成极地涡漩.平流层的极低温度是产生平流层云(PSCs)的主要因素,化学活性的Cl和Br在此大量产生.当春季阳光返回极地时,发生大规模的臭氧损耗.但北极没有出现相拟的情况.
其他文献
学位
该文在总结西安市水资源利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群协供水"的指导思想,调查西安市的自然地理概况,进行中近期水资源供需分析,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多水源供水优化调配运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要求在更高、更广泛的层次上开展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综合决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最新发展趋势之一就是
重金属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其具有富集性且难以降解,大多数的重金属进入水体后会在水流的搬运下逐渐吸附于沉积物表面。一定条件下吸附在沉积物上的重金属污染物又会向上覆水体中释放,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重金属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处的吸附解吸是影响其在河流环境中迁移、转化和生物利用等的重要途径,因而研究其在城市河流环境中的吸附解吸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处理上海
针对目前中国碳酸锶工业生产现状,特别是原料矿还原焙烧工艺落后的特点,该文对国内外无机盐工业生产工艺作了详细地考察,同时参考了国内外其它工业中新兴生产工艺的研究报道,
多环芳烃是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其数量大、种类多,对人体危害极大,多种多环芳烃已被鉴定出具有致癌性.多环芳烃的源解析是调查其来源,确定各污染源的分担率.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