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译者隐形与显形一一《边城》英译本案例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译者和翻译理论家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性,也正因此,强调保存异国语言文化差异的劳伦斯·韦努蒂的阻抗式翻译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韦努蒂的翻译理论挑战在翻译史上占主流地位的归化的翻译策略和译者隐身的翻译思想。为了让译者显形,他提出了阻抗式的异化翻译策略,希望能保存异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归化与异化之争也从那开始达到了高潮。但是,在两个流派中,归化与异化是对立的,很难达到一个统一和谐的共存状态。
  本文通过对韦努蒂的观点的探讨性研究,重点阐述了译者的显形与隐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本身的翻译思想和策略的归属,即归化与异化的选择。然而译者的隐形与显形问题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没有评判标准,因此本文引入关联理论这一个语言学视角,希望借由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来指导译者的隐形与显形,即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对立与统一问题。
  本文作者试图把关联理论应用在文学翻译中,重点关注关联理论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缺省的解释力及其对翻译策略选择的指导价值,以此证明关联理论能指导文学翻译,并且说明一个翻译作品优秀与否的判断标准是译文与原文是否达到了最佳关联。通过把归化和异化这两个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有机结合,原文文本,特别是其中的文化内涵能更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同时,译者也能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让自己显形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朋友》是美国著名青少年文学作家罗莎·盖尔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丰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西印度群岛移民女孩在后殖民时代的美国的真实生活,通过菲利西娅的一系列经历展现了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真实生存状态。本论文主要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支撑,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刻画,探讨美国社会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在美国,主流价值观与文化霸权利用正统教育以及文化传媒等方式对边缘群体与少数族裔进行精神改造,从而达到殖民化,甚至自我殖
学位
"杂合"一词起源于生物学,表示由于两方或多方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的一方。在中国,韩子满首次明确地将杂合的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也由中外学者从归化异化、后殖民主义和多元系统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探讨与肯定。然而,杂合造成的消极影响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不适当的杂合译本会产生译语语法错误,造成意义表达艰涩,给译语读者带来不少困惑。  本文选取美国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个汉译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